唯有府县的城里,才有人间的样子,流民们被高高的城墙,围堵在外。绝大多数的流民,也不会围困府县城墙,怕被府县卫兵打杀,都会选择绕开城里,去村里要饭,顺便偷盗抢劫。
而现在的府县,即便是知道这样的情况,也自顾不暇,途中这几天,韩小满跟柳玉清两人就没有见过衙役出城。
“韩大小姐,你们先将就喝点热粥吧!”于大勇适时的端出来两碗稀粥,这是没有兑野菜杂粮的白粥。
于大娘一家人,对韩小满一直是感恩不尽的。这才会拿出自家认为的最好的粮食招待韩小满夫妻两人。
这次见到于大娘,韩小满正式解释了一下玉清跟自己的确实身份籍贯,于大娘一家人得知韩小满的相公,竟然是入赘的时候,还是都吃了一惊。
不过韩小满没有说玉清是秀才案首,只介绍他是读书人,正在努力考试而已。
“不用了,我们带着吃的来的,你们自己喝了吧!对了,我带来的大饼多,你们拿着多吃些吧!吃饱了,后面我还有事要跟你们谈!”
韩小满拿出一个单独的包裹,里面是在山寨准备好的面饼,面饼很干,还是加了盐的,摆放一个月都不会坏,适合远行的人。
韩小满拿出十块大饼之后,拉着玉清带上旺财,一起出了院子,心情沉闷的不知道说什么好。
“不要担心了,尽我们能尽的努力,帮一些值得帮助的人,就足够了!这个天下,是李家的,他们不急,我们急什么?”
玉清牵着小满的手,站在空荡荡的村道上,低低的安抚小满,也道尽了自己对整个庆武皇家的鄙夷。
“玉清,你知道吗?在我的记忆里,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想象。这些没有吃的没有喝的百姓,饿极了会像蝗虫一样,吸食路经的村庄。因此再产生更多像他们一样的流民。
我简直不敢相信,庆武建立都三十年了,难道朝廷就一点也不预备灾年粮食么?
翻开覆灭的元朝历史,便是最后人家倾覆了,各地府县也都有七八年的存粮,预备荒年的。
这些存粮被庆武建立消耗光了难道就一点也不学着人家补充足了,预防这样的荒年?”
韩小满最为气愤的还是这点,这都什么时候了?竟然还是产生如此多的流民?而到现在自己根本还没有看到有人组织赈灾啊!
这在前世,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事!
前世的自己,根本不可能想到自己现在看到的景象。
这么多人为了一口吃的,连自己的儿子女儿,都白送给人做奴做婢,为了一口吃的,狠心举刀杀人。
而各地官府,竟然不作为?
当然韩小满现在也知道,各地官府若开仓赈灾的话,必须要有皇上的旨意,不然就是全家抄斩的罪名。
是以韩小满才会如此的愤怒,庆武的皇帝,是将整个国家的粮食当成他自己的吗?想给百姓吃就给,不想给百姓吃,就饿死这些百姓?
韩小满很想问问庆武的皇帝,你他妈的到底有没有存粮?到底到什么时候肯下旨开仓?
“别生气了,在我们看来,一个府县死伤过万,简直难以想象,但在上面的人看来,只是一个数字。
还有,那位的脑子跟普通人不一样,他觉得他的天下是抢劫来的,所以不想给百姓吃饱了有力气去反他。
在他的眼里,这些贱民,就跟韭菜一样,割一茬很快还会再长出来的,总之,这天下的钱粮,都得是他李家子孙的。
他们李家霸占在手里的钱粮,都死死的攥着呢,哪怕有再多存粮,他们家也舍不得拿出来。
要不然上面那个人,也不会想出这一招,让没有遭旱灾的地方百姓,在三成赋税的基础上,再加三成赋税,有田的农户还能撑一撑,可那些佃户还能活么?
前面我们经过的台甫府,就是三十二王爷的封地,台甫境内有一个不小的湖泊,这次即便大旱,也不可能颗粒无收。
加上三十二王爷多年敛聚钱粮,若是他肯的话,这台甫府可以不产生一个流民。但是看起来不是啊!
这几天,从台甫涌向晋中省城的流民,还是一波一波的,流民的数量看起来甚至比其他地方多多了,我也难以明白,没了这些佃户,他们名下的田,谁去种?”
☆、164 想造反
“哼,我看他们都自以为聪明的认定了来年的小麦也是绝收的,这才不顾佃户死活,觉得走了一批才好,省下吃的,等明年自然还有一无所有的流民前来求着他来种田?”
韩小满此时,都感觉自己很想揭竿而起了,更何况那些真的走投无路的流民?
天生不造反也是死,何不造反?他庆武的皇帝,不也是造反活下来的,还当了皇帝的么?
那就都去造反啊!妈的!
于大娘一家三口,吃了白粥跟小满留下的面饼后,才有了不少力气。这些天,家里人为了省吃的,甚至就窝在什么地方,不敢动,这样饿着没有力气也能熬着。
“什么?可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买田地?如今连地主家都要卖田地想逃呢!”
于大娘一听韩小满想买田地,赶紧劝着,这个时候哪个有钱的不跑人?这些流民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