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90年代初,在江中市的一个偏僻渔村发生了一件特别的事!
前言:
地址:江中市下书镇河北村。最开始这里是长江的一条支流,随着长江水域的北移,原本的江流就逐渐形成了芦苇滩。
同时期的上游安上市濡须县因无法上交公粮导致遍地难民,饿死了很多人。在濡须县下面的一个渔村里住着陈姓和范姓两大家族,庞大的人口基数却也难保性命,可想而知,当时有多惨烈,“文歌”时期人似稻草,命比纸薄。
这一天,陈姓家主召开全族会议,坦白现有粮食存量仅仅不足5斤,即便熬成完全看不见米的米汤,即便每人每天从原先的两餐缩减至一餐也无法支撑全族人员一天。这意味着,有人得活活饿死,如今弹尽粮绝,谷无颗粒,哪怕是河里的鱼苗,浮萍,岸上的树根,杂草,石灰泥巴,总之能塞进和不能塞进肚子的东西全都不剩。
原本肥沃的土地,充足的鱼货,如今,龟裂,暗淡,贫瘠,毁灭!
族人早在半年前就建议远走他乡,寻找出路。可是如今整个仁国哪里还有富庶之地,与其客死他乡不如落叶归根,倒也是哪来埋哪落个正统,到那边了也能尽快跟祖上汇合,保个来世不是孤魂野鬼有祖上庇护。
陈家主宣布完粮食存量后,也不得不再次提出远走他乡另谋出路的建议。族人们两眼无光,无力思考,任谁看也都是十死无生的局面。有的干脆躺在地下也不参与讨论,或许还能省点力气吧!即便是参与讨论的大多数人也都是无力的呻吟。
陈氏家族成员陈玉圣坐在地上,耷拉着脑袋,嘴巴里来回倒腾,心里不停的合计,像是要做出什么艰难的决定一般。终于,他鼓起勇气跟陈家主说道:“如今,存粮几乎为零,这地方也绝无生还的可能,咱陈家算不上大族,但人头也不在小数,坐以待毙可能就是断族绝后,哪怕到那边了恐怕也不好跟祖上交代。”
说完这些陈玉圣顿了顿仿佛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开裂的嘴唇不自主的抿了抿又说道:“我是陈家三代的长子,我有责任将我陈家的香火延续下去,所以,我决定带着妻儿远离这片生我养我的地方,我要另寻出路。一旦,我陈玉林找到立足之地一定想方设法竭尽全力护我陈家其他族人。”
陈家主听完也不免为之动容,清了清嗓子对其他人说道:“还有没有其他人想要另谋生路的?”
这时,另一个年轻人也站起来说:“听完玉圣大哥的话,我也更加坚定了去外乡的想法,我也会带上妻儿另寻生路,若能寻的生路自然尽快告知以保族人性命。”这位便是陈家三代族人:陈玉杰。其实陈玉杰和陈玉圣想要另寻生路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半年前就是他们哥俩提议远走他乡,另谋出路的。
陈家主坐在破旧不堪的藤椅上望着下面的两兄弟,无尽的思绪啊,可不嘛,从小看着长大的,眼下这一面恐怕就是今生最后一面了吧。看着眼前的玉圣和玉杰,陈家主也陷入了回忆之中。那是小的时候,那会陈家主给地主家放牛,一直本分老实。地主家田多粮多,对陈家主非常好,很是看重。但天有不测风云,地主家的后生不学无术,交友不慎,成天与欺行霸市之人厮混在一起。在一次酒后与隔壁村的村长儿子生起了争执。后来,双方人马缠斗在一起,乱做一团,混乱中,这地主家的后生被人连捅数刀,倒在了血泊中,不省人事。等有人大喊死人了,死人了,当场的人全都吓的四处逃跑,自然也没人去管倒在血泊里的人了。等发现的时候,已是血已流尽,回天乏术!那之后,老地主也无心生活,把仅剩的一点家业也就传给了陈家主,再然后也就撒手人寰,与世长眠了。正是靠着老地主这一点家业,陈姓家族才逐渐人丁兴旺起来。
陈家主回过神来对着其他族人说道:“有愿意跟着玉圣玉杰的嘛?”大家面面相觑,低声细语商量着,最终,愿意出走的人有93人,不愿意出走的人有81人,这81人多半都是年事已高的二代族,他们不愿意拖累年轻的三代族。陈家主将不愿意出走的人散开,只留下了那93人。
陈家主:“如今,你们选择远走他乡,我很伤心,我很敬佩。伤心的是这辈子恐怕是无缘再见了,敬佩的是你们对活下去的渴望和勇气。我这里有大家平日里存下来的钱,不是很多,一共3块钱,玉林拿一块二,玉杰拿一块二,剩下来的六毛给留下来的二代族。至于,粮食可就分不了你们了,一来所剩无几,二来留下来的人员里也有妇孺,你们多担待,我这个家主对不起你们。”
在场的族人也都懂,所以也没有说什么。
缓了缓,陈家主又说道:“我们是渔民出身,我们的优势是捕鱼,只要能捕到鱼就有活下去的希望,所以,玉圣和玉杰,你们把人分成两拨,一拨顺着长江往下走,一拨顺着长江往上走,这样活下去的希望就大。”
这个策略非常正确,在当时全国各地都交不起公粮,走陆地无疑是自寻死路。长江里面鱼货丰富,虽然大肆捕捞,所剩不多,但仍有希望。加上,江水涨潮落潮,潮湿的水边哪怕就是挖蚯蚓也能活命下去,尽管当时连蚯蚓都快灭绝了,但有希望就有活下去的动力,人类之所以可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