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他们家没有。两人很早就问爸妈买电视,谢怀谦告诉过儿子,家里没有通电,即使买了电视也没法看。
这会听说家里要通电了,明晨和明宇首先想到的就是买电视。
谢爷爷听重孙说想看电视,也知道怀谦不缺钱,他就说:“怀谦,既然明晨和明宇想要看电视,你就去买一台吧。”
别看谢爷爷对儿孙管教很严,但到明晨和明宇这一辈,他的心就变软了,孩子们要是想吃点什么东西,或想要什么玩具,只要不是太难得的东西,他都会给重孙买。
谢怀谦没有犹豫,“那就买一台吧。”
现在的电视节目很少,只有白天才会有,多是跟革命有关的、积极向上的节目,谢怀谦也不怕儿子看电视多了,会学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谢怀谦管教孩子,只要不是关于原则性的问题,他是比较宠孩子的,几乎都会满足孩子们的要求。
再说他手中还真有电视机票,用不着先去倒腾电视机票。
“等通上电,我就去买电视。”
第二天,来安装电线杆、扯电线的施工组到了,好多大人孩子都跑去围观,闲着没事的人还帮施工组在指定的地点挖坑埋电线杆,小孩子就在一旁凑热闹。
每家每户都安装了电表和电灯。这一忙活就好几天,才把全村的电线线路安好。
“来电啦,灯泡亮了,屋里真明快。”
“这灯泡就是比煤油灯好,贼亮!”
刚来了电,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拉着拉线盒玩,开上,关上,灯亮,灯灭,一个个孩子跟玩游戏似的,玩个过瘾才罢休。
拉线盒上的绳是尼龙绳,用的时间长了,磨损厉害就会扯断。当然,村民们还没意识到这一点,毕竟刚来电,那点新奇劲儿还没过去。
这天晚上,周家村家家户户用灯泡照明,显得屋里格外亮堂。
不过,第二天,村委会的喇叭就响起来:“广大社员同志们,咱们村通上电是好事,但是,用电必须得交电费,以后电费每月一交,用电情况就看家里的电表,走几个字,就交几个字的电费。”
“妈呀,用电还得交钱呢?”
“看你说的,还能让你白用?咱用煤油灯不是还得自个买煤油。”
“说的也是,就是不知道这电费贵不贵?”
有那节省惯了的妇女就开始寻思:看来以后这电灯也不能经常开着,还是得跟原来一样,能抹黑就不用电。
不管怎样,村里安上电是好事。不过,就是上面供电情况不稳定,经常停电,这要是在晚上睡觉之前,冷不丁地停电也挺烦人的。
通电后,谢怀谦跑了一趟县城,把一台崭新的电视抱回家。
五爷看到谢怀谦用自行车驮着个大纸箱回来,好奇地问:“小谢,这么大一个箱子,里面装的是啥玩意?”
谢怀谦笑着跟“五爷,里面装的是电视机。这不是孩子们想看电视,给他们买了个电视机。”
“电视机是啥玩意?”
五爷是村里的老一辈,他辈分大,年龄也大,已经八十多岁了,耳不聋眼不花的,很壮实。五爷就是一辈子没出过远门,见识少,不懂外面的新鲜事物。
村里一直没有通电,还没有人家买过电视。谢怀谦买的这是周家村的第一台电视,很是惹人羡慕。
“电视机就跟演电影似的,通上电就能在家里看节目。”
五爷问:“这么说你家以后用不着去看电影了,在自家看就行?”
“不太一样,电视上的节目是……哎呀,我跟您老说不清,要不您跟我去家里看看?”
“成,我跟你去瞧个新鲜。”
等谢怀谦把电视带回家,后面跟着不少人来围观。好多人还没见过电视,都好奇着呢。
谢怀谦把电视放到一个矮柜上,又把天线绑在一根很高的杆子上,在外面立好杆子。他回来把电视通上电,里面出来雪花屏幕,没有人。
谢怀谦再调了调台,调了调天线,鼓捣一阵子,电视里面才有了节目。
“电视这么小,里面也能装进人去?”
老百姓并不懂电视和电影怎么拍摄又演出的,他们觉得电影屏幕大,能把人装在里面;咋的电视这么小,也能把人装进去?
没多大会儿,谢怀谦家就挤满人,都是来看电视的。
谢怀谦这才意识到坏事,有了电视机,往后家里别想清闲了。
其实也不怪谢怀谦没想到这茬,他光想着让儿子看电视,忘了这时候电视机还是个稀罕物,放到城市都稀罕,别说放到农村了。
可是,买都买了,也不能退回去。
这不,谢家自从买了电视,家里就像开了个电影院,每晚都有很多人到他家来看电视。这时又没有啥娱乐节目,大人孩子都稀罕看电视,到点就搬着板凳过来看,挤得屋里满满的。
就算谢怀谦家刚盖了房子,客厅比原来大了不少,也是每晚都挤满人。
好在这时的电视节目不是通宵演,大多数人看完节目就赶紧回家。
像《董存瑞》《白毛女》这种电影,大家看多少遍都看不烦,都觉得津津有味。
大家伙来看电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