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算是平庸,但他的政治立场,却是非常偏向蔡京,只不过他不算是蔡京的铁杆部下,作风较为圆滑,善于政治投机,
怂恿张知县来跟自己对垒,从行事风格看,不太像是他做的。
“除了此事外,属下还打探到另外一件事,大儒游酢,当时也在杏花酒楼,亲眼目睹了此事,并且他的两名得意弟子,胡宪和黄中当时也在场。”
杏花楼和如家客栈,东家是宁策,由时迁和殷秀秀两人实际控制,除了赚钱外,打探情报也是他们的重要任务。
游酢既然来到杏花楼,若殷秀秀不知,那才是严重失职。
游酢?宁策怔了怔,感觉这个名字,有些耳熟。
一旁的杨志却是十分激动,急忙问殷秀秀,“消息可确凿?廌山先生真的来了?”
殷秀秀肯定地点了点头,“绝对无误,听他们的话语,似是要去阳谷县,参加一个什么诗会。”
而就在这时,宁策也终于想起了游酢是谁,顿时也吓了一跳。
这人是宋朝著名的书法家和理学家,是‘二程’中程颐的徒弟,但他最出名的不是这个,而是他有个徒孙非常的厉害,在华夏历史上,也是
赫赫有名。
游酢有个得意学生叫黄中,而黄中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理学家和思想家,诗人朱熹的老师。
后世有‘程朱之学’的说法,说的就是程颐和朱熹,朱熹号称儒学集大成者,历朝历代他的地位都非常高。
可以说,游酢这个人,绝对是一尊大神,此人才华惊人,名声很大,担任过太常博士,监察御史,壕州知州等官职,在读书人心目中,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
“不过游酢对大人似乎不太待见,据属下所知,他们昨晚才到东平,今日一早便匆匆出发,前往阳谷,并无与大人见面之意。”
殷秀秀皱眉说道,“考虑到此人在士林中的声望,属下以为,大人还是前去阳谷,主动见他一面比较好。”
“并且他的徒弟胡宪,是前来接替高申的通判一职。”殷秀秀提醒宁策。
宁策沉吟片刻,不禁轻叹一口气。
先是张知县挑衅自己,随即又冒出个安抚使薛昂,极有可能是张知县的靠山,而现在又来了一个不待见自己的当世大儒,他的徒弟居然是本地通判,
通判虽然是知州的辅官,但宋朝朝廷处于制衡的目的,要求知州下达的命令,必须有通判合并署名,也就是说,虽然官职没有宁策大,理论上来讲,但若是通判要搞破坏,完全可以让宁策做不成事。
通判这个官,可以说是部分用来制衡知州,分散知州权力的,
宁策隐隐感觉有些不妙。
而就在这时,一名锦衣华服的公子,在数名家丁的护卫下,趾高气扬地走进了阳谷县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