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金麦城里的人最喜欢比较的就是家里的衣柜有几件款式不同的衣服。这种攀比的风气更让金麦城的成衣业更为发达。
钱汝君是鼓励消费的。钱存在家里的库房里,只能慢慢腐朽停滞,只有不断的拿出来消费,才能是金流变得更旺盛,让更多的商品得以卖出,丰富生活所需。
别的地方,发生流通会如何钱汝君不知道。就后世的经验看起来。后发展的地方,金钱会流向先发展的地方。
在钱汝君发展钱家农场金麦城之前,大汉的金钱流通几乎是停滞的。
当然,皇帝刘恒在位的时候已经发展出几个大商人。但这些商人赚的钱更多的不是消费,而是储存起来。
这么多铜钱被储存起来,就造成市面上金钱更不足以流通。许多东西都必须以物易物。甚至布帛都成为交易的媒介。
钱汝君投入棉布事实上也打坏了布帛的商品价值。
在布帛的商品价值不确定之下,对于铜钱的依赖提高。
不过这个时代铜钱的铸造权力竟然不在皇家手上,也不在朝廷手上。
地方上,吴国已经渐渐掌握了铜钱的铸造。在历史上记载的邓通现在还没有去发展他的铜钱事业。
如果不是钱汝君把铜钱都再度花出去,换取更多的物资,像小麦,像土地,像麻布、丝绸、马匹之类的东西,钱汝君也会成为铜钱的累积者。
现阶段,金麦城外,除了保留部分土地,土地是出售给耕种者的。
而拿到的钱,金麦城再度开荒,发展新土地。
总地来说,发展清楚地所需要耗费的金钱比较少。卖出土地能获得一倍的价钱,虽然钱汝君已经卖的相当便宜了。而且卖出土地的时候还会辅助农民给予第一年的可以饱足的食物。
所以知道金麦城政策的农民,大量的移来金麦城。
第五〇四章 处决
不属于金麦城的农民,他们也可以用土地置换的方式,取得农地,来到金麦城。
他们为何要来金麦城?
除了金麦城的生活比较优越,有很多不同,其他大汉城市的享受以外,最重要的是他们知道金麦城附近的农田收成会有他们的十倍。
十倍的收成代表什么?
代表他们可以多生小孩多存小麦多卖铜钱多,很多以前不敢想象的享受。
只要他们冒险迁移搬到金麦城附近去耕作就好了。
最开始农民是保守的,不愿意走动,但是总有些投机者或者是勇敢者会去尝试。
而尝试的效果很快就出来了。
大汉的人有一个共同的好处,就是爱面子喜欢荣归故里。
要荣归故里,就必须告诉大家他在金麦城得到了什么好处。
如果只有一个人,很多人还会认为他吹牛。但是难免会有些人受到刺激就去看看到底是不是真的。
等这批人再来荣归故里的时候。迁移的人就不是一两个,而是整村的人。
这个行动让官方都被震动了,纷纷出来堵截。
可是有好的生活怎么能够挡得住人们的脚步呢?
何况官方的人手不足。人民也不需要走大马路。翻山越岭他也能走。
结果有接近一半的人出走成功。顺利的在金麦城附近流了下来,然后就开始吃饱饭。
那些没逃走的人怨恨地方官,要不是金麦城不喜欢逃犯。说不定他们就要杀官造反了。
其实对他们来说,金麦城的需求比大汉的律法更为重要。
对这些不识字的农民来说,外面的世界,他们没有办法知道,甚至法律他们也不懂。他们所有的知识来源都来自于听说,对他们来说,金麦城拥有的东西,无疑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而百分之七十的希望,就足以让他们发挥出行动力。
农民成群一旦行动起来,那力量足以颠覆上层的统治者。
所以越到后期金麦城的扩展速度越快。粮食是决定一个城市能够有多大的关键因素。
生产量的提升,再加上交通的便捷。让金麦城可以容纳比长安以往多二十倍的人口。
当然现在是没有办法达到二十倍,因为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长安附近,只不过不是每一块地方都能够做到粮食的大量增产,但是粮食增产一倍到三倍的速度已经能够达到了。
能够有二十倍到一百倍产量的地方也只有钱家农场。
但是钱家农场的农产品并不只是供应长安城,还有中央水塔区,以及三千里以内的城市。
钱汝君发现她越来越爱金麦城,想到要离开金麦城的决定,又觉得有点遗憾。
等环游世界回来,就在金麦城度过余生吧。
钱汝君看着黝黑的天空这样想着。
没有太阳,只有星光的感觉太过奇怪,所以她在会没有办法把空间里当成家吧?
钱汝君机械化的问这问题,然后进入脑海里搜索记忆。
文星镇所做过的坏事,果然够把他处决一百次。
钱汝君翻找过后,毫不犹豫的上前让文星镇死。
在从他的记忆里找到第二第三个罪孽深重的人,继续询问翻找下去。
难以想象住着几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