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先帝在位的时候,大盛都风调雨顺,为什么他一上位就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
先帝在世的时候,他们兄弟之间不说兄友弟恭,起码表面上看起来还是很和气的,可先帝刚刚撒手人寰,都还没凉透呢,他们就开始为了皇位各种算计。
好在最后坐上皇位宝座的人是他!
为了所谓的名声,为了安抚宗室,他没对秦王动手,只是暗戳戳羞辱他,谁能想到,他这个好弟弟,居然给他玩了这么一手。
要不是宋宴淮制出了水泥,江南怕是早就落入秦王之手了吧?
这几年发生的事情,一一早眼前飞快掠过,圣上很快就定了定神,他自言自语道:“宋宴淮给朕解决了这么多的麻烦,朕还真是要好好赏他。”
国库空虚,剩下的银两还不够他修建行宫,圣上自然舍不得赏赐金银珠宝了,想了想,他决定还是给宋宴淮升官!
大盛官员的俸禄并不多,以宋宴淮为例,他是正四品京官,一年的俸禄也就才一百二十两银子。
一百二十两银子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那是天文数字了,但是对于身居高位的人来说,还不够他们送一次礼。
对圣上来
说,一百二十两银子不就是他一顿饭钱么?
所以圣上把目光放到六部,挑挑选选了一番,最后发现吏部侍郎前几天刚刚给他上了辞官的折子。
吏部侍郎是为什么要辞官来着?
圣上费力地想了想,最终还是没想出是为什么,反正不管为什么,他都把折子送上来了,那他就批了!
身为君主,自然是要成全臣子们的心愿啊!
他不想当这个官,那他成全他。
圣上大手一挥,准了!
且不说在家里苦苦等着圣上挽留的吏部侍郎收到回执时,有没有被气死,就是内阁的阁老们看到了圣上的批复,也觉得会心一击。
要知道吏部侍郎不过是因为政见不合,跟圣上产生了争执,一气之下才上了折子,说要辞官。
按照正常流程,圣上不应该挽回么?怎么他就真的直接给批了?
礼部尚书见不得自己的老伙计就这么退出朝堂,他去求见圣上,想要为自己的老伙计求求情。
谁知道圣上听说了他的来意后,一脸不解道:“他既然不想离开,那为什么要给朕上辞官的折子?他既然上了折子,想必他就是这么打算的。”
“身为天子,自然是
要满足臣子们的心愿了,他不想当官,朕成全他。”
“皇上,王侍郎他的意思并不是辞官,而是希望皇上看到了他的折子,想到他昔日的好。”吏部尚书斟酌了一下,才说道:“前几日,他因江南官员调遣的事情跟圣上起了争执,他不是故意跟皇上起争执,主要还是想给世家子弟多挣一条出路。”
闻言,圣上这才想起来几天前的那些事情,他不甚在意地摆摆手道:“朕对世家子弟算是多有照顾了,可你看看,世家出身的那些官员,一心一意就想着为自己的家族和亲朋戚友捞好处,从来就没有想过为朝廷和百姓做点实事。”
听到圣上这么说,吏部尚书在心里暗暗吐糟,皇上还有脸说这样的话,要知道现在朝中那些不好的风气可全都是从圣上开始的。
要不是圣上只顾着贪图享乐,下面的臣子们又怎么会如此懈怠?
圣上登基了几年,他就祸祸了大盛江山几年,要不是大盛底子厚,经得起折腾,怕是早就亡国了。
但是现在也离亡国不远了。
想到户部尚书天天跟他哭穷,想到工部尚书天天想破脑袋画图纸,吏部尚书眼前一黑
,差点站不稳。
他会不会成为亡国尚书啊?
吏部尚书还想说什么,只不过圣上已经不想听他说这些话了,他直接表示,这件事已经定下来了,绝对没有更改的可能。
不管他说什么,宋宴淮就调到吏部当吏部侍郎。
吏部尚书知道自己再多说什么都无用了,最后只能一脸郁郁离开了皇宫。
躲在家里的王侍郎,早就得到了消息,知道他的上司已经进宫去给他求情了,他在家里殷切地期待着,从白天等到了暮色降临,吏部尚书都没有派人来给他传消息。
望着屋檐下的红灯笼,王侍郎的心一点点下坠,面色发白地后退了几步,跌坐在了地上。
宋宴淮连跳了两级,从正四品的通政司副使变成了吏部侍郎,这个消息一出,朝中大臣全都惊呆了。
如果说,宋宴淮当年去了通政司,朝中大臣虽然意外,但也没有多想,只有盯着通政司副使这个位置的几个人不爽,暗戳戳想着搞事情。
这次宋宴淮成了吏部侍郎,那就不一样了。
吏部在六部中,绝对是拥有最大权力的部门,四品以下的官员,吏部可以直接任命,不需要通过圣上的裁
决。
不少大臣听到宋宴淮升官了,还被调到了吏部,成了正三品的吏部侍郎,心里酸溜溜的,可行动却一点都不慢,立刻就准备好了各种丰厚礼物,送到宋宅,说是恭贺宋宴淮高升。
对于那些人送来的贺礼,叶千栀全都收了下来,然后按照他们所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