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害都出来搅局。
竟然来个以牙还牙,不论是谁,只要弹劾顾云浩,隔日都必遭都察院弹劾。
虽然这里面的事情有真有假,但实在是恶心人啊。
七月中旬,朝中不少官员都收到了一个帖子,邀其于月底至顾家观礼。
看着这个帖子,官员们,特别是右相一派的官员们都是纷纷揣度其背后的用意。
无他,只是因着这个帖子邀他们所观的礼,却正是右相孙惟德重孙孙海帆拜顾云浩为业师的拜师礼。
论理来说,虽然这个时代看重师徒之情,其中最为重要的乃是业师,读书人拜下一位业师,都是要颇为隆重的举行一个拜师礼。
只是却还是远远达不到要这样大邀群臣观礼的程度。
当然,这次拜师礼的两个主角,顾云浩跟孙海帆,那都是身份极为特殊的。
一个是右相一派当前最为出众的弟子,亦是孙惟德最为看重之人。
一个乃是孙惟德唯一的重孙,孙家未来的掌舵人。
这样的组合,即便是并不那么重要的拜师礼,也是让京中的官员们重视起来。
思维迟缓一些的官员则是把其当成一个讨好右相跟顾云浩机会,开始思量着当日能怎样引得顾云浩跟孙惟德二人关注。
至于那些心思活络的,则更是看出来这场拜师礼的背后之意。
这分明就是将顾家跟孙家紧紧的牵连在一起的一种手段罢了。
右相孙惟德一向看重顾云浩,眼下孙家后继无人,孙惟德便直接大力扶植顾云浩,而这场拜师礼之后,孙海帆又将成为顾云浩的弟子,待顾云浩走上高位之后,将又会返回来回护孙海帆。
右相是借着这一场拜师礼,在暗示整个华朝官场,他已经选定了顾云浩接手右相一党,成为他孙惟德的接班人。
只怕在此拜师礼之后,孙惟德便要开始着手将手中的权柄慢慢地转递给顾云浩了。
一想到这里,官员们更是眼红不已。
眼看着顾云浩方才三十出头,就已经身居正三品侍郎之位,看着今次回京的架势,显然还是很得元化帝看重,称得上是简在帝心之人。
现在更好了,权倾朝野的右相孙惟德,更是直接要让其接班。
只是眼红虽是眼红,但都不是傻子,当下朝中官员们眼见顾云浩前途似锦,都是急急想法子能投身在顾云浩门下效力。
虽然此事在京中的官场之中引得议论纷纷,但顾云浩眼下却是丝毫没有心思去在意这些。
最近这段时间,他确实忙极了。
虽然八年前,季铭主持新政之时,户部将全国田册清理了一番。
但身处侍郎之位后,顾云浩方才发现,当初钱卓然主持的清理之事,其实并不彻底,各地仍是还有瞒报田地的情况。
加上后面勋贵守旧派们反扑,新税制仅仅是才开始实行就被急急废除,眼下已经过去了八年,勋贵世家们在这八年里怎么可能闲着,又是开始重新想着办法的瞒报田产,逃避税赋。
只是虽然前次的清理并不再能作为今次新税制的依据,但也比没有强,顾云浩令各司翻找当初的清理登记册子,再加上各地上报的收税田册,以及立朝之初的存案,一起核对全国田产。
在这样的忙碌之中,事情也是进展的颇为顺利。
九月底,全国田产的第一次核算已经基本完成。
余下的便是下派官员奔赴各地进行实际的抽查了。
这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
为了避免出现纰漏,顾云浩特意请奏元化帝后,分别从各处抽调官员近百余人,分为三十个核对检查组,下派至各省抽查田产核算情况。
此外,又从都察院又抽调官员三十人,分别随同各组奔赴华朝诸省,专司监察事宜。
十月底,全国的田地清理的抽查工作基本完成,其中发现的问题还是不少。
顾云浩令各省分列详情之后,又从中择取几起较为严重的瞒报贪污之事,于大朝会之日向元化帝禀奏,一并弹劾涉案官员。
顾云浩心知,即便是现在元化帝大权在握,新政十拿九稳,但必然还是会有不少阻力。
眼下勋贵守旧派们虽然手中再无什么实权,但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说不定便会想着法子的生事。
现在新政还未正式开始,仅仅是一个准备阶段,那些勋贵守旧派们虽然不会轻举妄动,但却是会一步一步试探顾云浩在新政之事上的底线。
现在刚刚清理了全国田地,发现了不少问题,若是他畏手畏脚,含糊了事,今后那些人就会变本加厉,最后必然损及新政的效果。
顾云浩早早就想清楚了这些,亦是决定要借着此次田地清理,好生处理一批大胆生事之人。
如今时间紧急,必定得要手段强硬,以雷霆之势敲定新政之事才可。
为此,他自然要行事果决狠辣一些,更是毫不介意手上沾一些血腥,做些杀鸡儆猴之事。
元化帝跟顾云浩在新政一事上早有默契,见着顾云浩上本弹劾,当下大发雷霆,直接下令,涉案几名官员一律诛灭三族。
此事一出,满朝官员皆是心下明了了两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