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思冥想一晚后,朱由瑧开始了行动。
在巩固了对神机营的掌控后,朱由瑧开始整合京城内的资源。
由于外城已经沦陷,朱由瑧只能从内城入手。
内城聚集了大量的达官贵人,虽然明知这些人家财万贯,钱粮无算,但是朱由瑧依然没有选择对他们下手。
在前世的记忆中,朱由瑧深知大明的灭亡诚然天灾的成分,但更多来自人祸。
土地兼并、官商勾结、管理失控再加上税收崩溃,最终要了这个王朝的老命。
但其实大明不缺资源和财富。
李自成攻入京城后,光是从官员勋贵的家中便搜出了几千万两白银。
可以说,大明朝是“国贫民富”的典型,当然这里的“民”肯定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官员、地主、商人构成的利益联合体。
眼下,丧尸围城暂且将不同阶层的人们团结在了一起,但是朱由瑧深知,若是守城时间久了,随着资源的匮乏,不同阶级的矛盾绝对会瞬间激发。
而到了那个时候,纵然皇帝也无法阻止局面的失控。
朱由瑧必须提前解决掉这个隐患。
然而,明末的社会痼疾岂能在一朝一夕就能改变,朱由瑧深知他所面对的强大阻力。
但是,朱由瑧的灵魂毕竟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自然知道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
按理说,朱由瑧首先要整顿的就是京城三大营。
明代京城的三大营,除了神机营之外,还有五军营和三千营。
其中,五军营是三大营的主力,集中了京城军队的主要精锐,也是抗击尸潮的主力。
而三千营主要是骑兵,在面对丧尸时根本无法发挥自身机动力和震慑力的优势。
在京城保卫战中,五军营和三千营损失惨重,可以说是狼狈退入了内城。
而五军营的统领,现任魏国公徐效和三千营的统领成国公朱能似乎更倾向于信王一系。
朱由瑧即位后,徐效和朱能表面上表示了臣服,但也并不听从于朱由瑧
(本章未完,请翻页)
的指挥。
三大营从法理上归皇帝直接统领,但是与张凡不同,徐效和朱能显然不想干脆地交出自己的权力。
王朝末世,武将横行,这本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更何况朱由瑧刚刚继位,政权不稳,徐效和朱能又岂会看不出来。
虽说表面上对朱由瑧恭恭敬敬,但是两人面对皇帝的命令却也是各种推脱,阳奉阴违。
正如他们所预料到的那样,朱由瑧对此居然也没有太大的反应。
尸潮当前,手里有军队,底气就是硬。
两人知道朱由瑧守城离不开五军营和三千营,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撕破脸。
朱由瑧自然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他却并没有急着对两人下手,而是首先集中精力整顿内府。
借着为永庆帝举办丧事的由头,朱由瑧将整个内府二十四衙门全部清理了一番。
皇城内的太监们怎么也没有想到,皇帝整顿的第一个对象竟然是自己。
一时间,紫禁城内人心惶惶,不时有犯事的太监被直接拿下,押入大牢审问,而太监们平日里搜刮到的财富则直接被划入了皇帝的内帑。
皇帝的做法自然瞒不过大臣勋贵,不过众人对此也只是冷眼旁观。
说到底,太监只是天子的家奴,生死予夺均由皇帝掌控,属于皇帝的“家事”。
不管朱由瑧怎么折腾,只要不折腾到自己身上,众人是根本不会在意的。
更何况,皇帝现在闹得越凶,他的风评就会越差,从朱由瑧现在的行为看,他被戴上“昏君”“暴君”的帽子是绝对逃不了了的。
对于皇帝的“暴行”,言官自然不会坐视不管,前赴后继地向皇帝开启嘴炮攻击。
但是朱由瑧只是将这些言官一并扣下,继续我行我素。
一时间,京城内谣言四起。
皇帝不仁,居然拿太监下手的消息迅速在街头巷尾蔓延开来。
酒馆茶楼之内,一些胆大的士子甚至直接破口大骂皇帝是“昏君”,“不为人臣”。
(本章未完,请翻页)
换是太平盛世,朱由瑧的龙椅都怕是要坐不稳了。
但是现在是末世,虽说众人对皇帝的“残暴贪婪”心生不满,但也没有什么实质行动。
对于外在的舆论,朱由瑧置若罔闻,依然稳扎稳打地清理内府。
随着清理行动的进行,朱由瑧心中的怒意也越来越大。
内府二十四衙门,涵盖了皇室运作的方方面面,其中不乏兵仗局这样在朱由瑧看来十分重要的部门。
然而到了现在,内府已经彻底烂透了。
许多衙门此时已经形同虚设,完全失去了运行的能力,而各个衙门的宦官们也中饱私囊,一个个吃得脑满肠肥。
让朱由瑧又惊又怒的是,光是从贪污的宦官那里,便搜出了整整一千万两白银。
要知道此时朱由瑧的内帑存银也不过五百万两。
太监的家产居然是皇帝的两倍,这也是让朱由瑧开了眼界。
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