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仿佛都在等待着方朝清接下来的话。
方朝清愣了下, 片刻后, 才低低地开口。
“在洛城时, 微臣机缘巧合之下与甄姑娘结识……”
宽大的帝王卧室里,方朝清用低沉的声音娓娓道来, 从与甄珠结识, 到甄珠入宫,再到如今崔相以甄珠为饵引得阿朗上钩, 所有一切能说的,都说了出来。
“……阿朗是甄姑娘视若亲生的弟弟, 他秉性天真,虽然曾跟随计都,却并非为虎作伥之人, 当时甄姑娘能逃出太师府,全赖他弃暗投明, 之后他便再未与计都联系,原已准备与甄姑娘一起返回洛城,不料计都派人报复, 阿朗拼死将甄姑娘送走后, 自己却伤重被捉走……后来,甄姑娘便写信, 求我打听阿朗的消息。”
方朝清轻声说着,少年便低着头安静地听着,只是听到“一起返回洛城”时,却忽然抬起了头。
方朝清起先未察觉,还继续说下去,只是少年的目光太炙热,他说着说着,便停下了话语,看向少年。
“……皇上?”他疑惑地问道。
少年咬了咬唇,抓着龙袍的五指松了又紧,紧了又松,才终于开口,嗓音干涩。
“她……要回去?”
这话说的有些不明不白,然而奇异地,方朝清没有丝毫障碍地,立刻便理解了少年话里的意思,乃至他问出这句话的心情和缘由。
是啊,那时候她是准备回洛城,再也不来京城的。
对她来说,洛城是她的起始之地,此间事了便该回去了。
然而,对眼前的少年来说,京城,或者说这座皇宫,才是他们相识相守的地方。前面他说了那么多惊心动魄的事,少年的关注却只放在了她要回洛城这点上。
因为,回洛城便也意味着放弃他吧。
作为被放弃的一方,感到难过,伤心,不甘,委屈……或许这就是少年此刻的心情。
然而——“她准备离开前,向我打听了你。”方朝清轻声道。
“被囚在太师府,她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知道你的生死,一逃出来,就向我打听你的消息。那时候,你刚刚在武昌登基。”
得知少年平安,且身份已经天翻地覆后,她便再没有一丝犹豫和留恋地决定回洛城了。
这并非她无情。哪怕方朝清并不想承认,然而当时她的口吻,她的表情,分明是对少年有情的——虽然他说不好这份情是患难之情多些,还是纯粹的男女之情多些。
但显然,她很关心少年。
得知他平安后,她的安心和喜悦显而易见。但那份决绝离去的心意也没有作假。
因为她很清楚,两人的身份已经有了天壤之别,曾经与她共患难互相依偎的少年变成万人之上的帝王,以往的相处模式一去不复返。他是君,她是民,他是坐享后宫三千的帝王,而她只能成为那三千之一,再如何受宠,也得被宫墙禁锢,被宫规束缚。
以她的性子,是怎么也受不了的吧。
所以,没有一丝犹豫地救做出离开的决定。
但如果,少年没有成为皇帝呢?
她会做出怎样的决定?
方朝清不知道。
他只是说道:“她很挂念你。”
是啊,她关心他,挂念他,这样还不足够吗?非要为对方死去活来痛不欲生甚至放弃自己的骄傲和原则才叫爱吗?爱人的方式有很多种,她只是恰好不是那种死缠烂打的类型而已。
少年愣愣的,眼里似乎有泪光在闪,一转眼便又不见。
他双手抱膝,半张脸埋进膝盖,不说话了。
方朝清停顿片刻,见他仍没有再开口的意思,只得继续讲。
讲到崔相用她做饵引诱阿朗,讲到阿朗被诱捕而她却还不知道在哪里。
讲完了,方朝清便看着少年,“我不知道她现在在哪里,但既然崔相没有抓到她,那么她应该就是安全的。所以,现在能为她做的,就是保住阿朗。不论她现在在哪里,一定都希望阿朗能平安无事。”
但以他这几天的试探来看,无论计都上不上钩,阿朗的情况都不太妙。
虽然阿朗曾经倒戈反水计都,但事实上他的立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计都怎么看他。若计都上钩,说明他真的很看重阿朗,那么阿朗必死。若计都不上钩——计都义子将被腰斩的消息都快传遍天下了,为了朝廷和崔相的面子,阿朗不死也得死。
但也不是没有操作余地的。
就像崔相之前用假的甄珠引诱阿朗一样,到腰斩时弄个假的阿朗做替身,自然就可以保住阿朗的命。
但若没有充足的理由,崔相为何要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呢?
所以,方朝清诚恳地看着少年:“皇上,可以帮微臣——”他顿了一下,“不,帮她吗?”
虽然少年的权利几乎皆是由崔相给与,甚至说是崔相傀儡也不为过,但是,起码从方朝清的观察来看,崔相并不是那种独揽朝纲,将皇帝完全视作傀儡来看的人。
虽然他的确权倾朝堂,说一不二,但他所做的每一件事,也的确都是为少年好。
打理朝堂,教导少年为君之道,在百官面前也从来都是给足了少年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