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门口,于院长带着一个女老师早已翘首以待,曾学森隔了老远就跟对方打招呼,看样子经常来。
曾学森:“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于院长,也可以称呼她于校长,这位是陈老师;我身边这位是帝都理工大学这次的领队,江飞宇同学。”
“于院长,您好!”
“陈老师,您好!”
“小江同学,你好!”
江飞宇依次跟于院长和陈老师握了手。
于院长:“我代表学校欢迎各位同学能来看望我们学校的孩子,欢迎大家。”
江飞宇:“于院长,您客气了,跟你们这些工作者相比,我们献的这点小爱心不值一提,这些是我们带给孩子们的一些小用品、零食和水果。”
于院长:“我代表孩子们谢谢大家,陈老师,麻烦你带同学们进去把东西放一放。”
陈姓老师带着众人走进学校,江飞宇打量着这座前世来过一次的学校,前世模糊的记忆逐渐跟眼前的景象重合。
学校占地2、3亩左右,一栋3层的教学楼看着醒目一些,还有一栋差不多高的,看样子应该是教职工和学生们的宿舍,学校内有独立的食堂、洗浴室、厕所。
房子看起来旧了些,都是些上了年头的建筑。
教学楼前面有一个小型的篮球场和一个兼羽毛球功能的小操场,就是孩子们日常游戏、活动的地方。
篮球场上本来有二十几个孩子在打篮球,做游戏,看到黑压压一片陌生人进来,大部分都跑回宿舍躲起来了,从宿舍的窗户探出一个个小脑袋在观望,操场上瞬间只留下几个胆大的孩子站在一旁围观。
手上拿东西的同学跟着陈姓老师去房间里面放东西,剩下的同学集聚在操场上四处打量。
江飞宇看大家都有点不知所措,问道:“于院长,一会我们要做什么?”
于院长招呼道:“大家不用拘束,来这里主要就是陪孩子们玩就行了,一会我们的老师会过来,大家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分分组,比如陪孩子们打篮球、打排球、打羽毛球,下下棋、讲讲故事、做一下手工什么的。”
不到一会,老师们先到宿舍鼓励孩子们出来,有熟悉老师的陪伴,孩子们的胆子也大一些,纷纷从宿舍里面跑出来。
然后有老师过来给大家进行了分组,男生们包揽了篮球、羽毛球、排球等球类运动,一部分男生和全部女生们选的是陪孩子们读书、做游戏、讲故事、下棋、剪纸这些休闲类活动。
分完组后,大家和孩子们进教室活动,操场留给了打球的组。
江飞宇没跟他们一起,他想找于院长了解一下学校的事情。
江飞宇:“于院长,您方便跟我介绍一下学校的情况吗?”
“好啊,那我们边走边说!”于院长虽然有点意外,但还是礼貌邀请江飞宇去办公室坐一会,两人边走边聊。
“咱们这学校是去年7月份成立的,目前有114个孩子在学校里面学习,其中有41个孩子是父母送过来学习,到了周末父母再接回去,剩下的73个孩子大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父母抛弃,又缺乏跟正常人相处的能力,所以学校就是他们的家……”
通过于院长的介绍,江飞宇对学校也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
这些110多个孩子,有天生哑的、聋的、盲的、智力缺陷的、自闭症的,各种类型的缺陷都有,甚至有又聋又哑的孩子存在。
学校老师们目前的教学一方面集中在识字、识数这些基础课程,另外一方面主要通过不同的方式锻炼孩子们的交流和沟通能力,还有少量的课程是帮助智力缺陷的孩子打开心智,不过这方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办法,都是根据一些国外的经验进行探索。
学校存在的困难很多,大部分都可以归结为一个“钱”字,因为条件艰苦,学校目前也只有5个正式的老师,加上一个采购兼厨师,一个负责卫生的阿姨,再加上于院长,这就是全校教职工人数了。
可以看成是8个成年人照顾114个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少部分孩子由于智力缺陷,至今还会把屎、尿拉在裤子里。
这里的每一个老师既是学业老师,又是生活老师,师资不足,每个老师各种技能和知识都要会一些。
学校刚开始只有一个柳姓女老师会手语,孩子又这么多,一个老师照顾不过来,只能柳老师一边教学生,一边教其他老师,这样才度过了刚开始那段最艰难的时期。
这里的老师比外面的老师显得更加伟大。
由于教职工不足,孩子们每天都需要人照顾,很多老师都把学校当成了家,自己的家都顾不上,有一个年轻的老师是外地人,回家一趟来回要5、6天,连春节都没舍得回家,就是放不下这些孩子。
老师们根本就没有周末、节假日的概念,每当有像江飞宇他们这样的志愿者来学校看望孩子们的时候,有人能陪孩子们玩了,老师们才能轻松一下。
这是一群值得敬佩的人,老师们一边承受着工作上的辛劳,还有家人的不理解,甚至亲朋好友的非议。
包括于院长也是,她主动放弃了孤儿院院长的工作,申请来到这里,用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