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大臣的腿都软了,心说:去劝说太子?得了吧,经常上朝的大臣加起来,也不够一百二十七位,不够人家砍的。
算了,谁爱去谁去,反正自己是不去,就连马士英都把刚才的想法收了回去。
朱由崧见太监还看着自己,问道:“怎么了?”
那太监回道:“皇上,奴才还没念完呢。”
“那你就接着念呀!”朱由崧没好气地训道。
“太子令高杰所部撤藩,并进行整风肃反,仅高杰所部,几日内,共斩杀在军中恶贯满盈的中低级官员及兵痞,近三千人。”
太监顿了顿,看着朱由崧,见皇帝没有什么异样,继续道:
“太子私下成立江北抗清联合指挥部,任命总兵五人,掌兵共计一十二万。”
朱由崧问道:“就这些?”,见那太监点点头儿,又道:“行了,下去吧。”
几位大臣默不作声,完全不知该如何应对。三千人,短短几天就砍了三千人,太子的做法,完全超乎了他们的想象。
这回算是明白了,太子能犯的规矩全犯了。这要是搁着以前的皇帝,早把太子的皮扒了。
而眼前这位皇帝跟没事儿似的,难道你就不担心太子掌了军权,把你的皇位夺了?
谁知道朱由崧反而来了精神,问道:
“几位大臣,你们帮朕思量思量,太子弄的这个什么指挥部,能打得过清军吗?”
群臣心中暗想:咱们能不能打败清兵,还是个未知数。但要攻占南京,却是绝对不成问题的。
这位皇上的心也太宽了吧,由着太子在外面胡折腾。
江北四镇要是那么好收拾,我们几个每天还提心吊胆地干什么。
这时候朱由崧又开口了:
“几位大臣别急,听说清军不久就要打过来了。太子走得匆忙,朕也没来得及派监军。”
“这样,你们几个商量一下,出一个监军怎么样?”
几位大臣恨不得现在就起身,说一句:拜拜了您那。
当然,这几位是不知道后面还砍了好多脑袋,要不然跑得比兔子还快。
…………
朱庆没有忘了渡江的首要任务,就是救灾。
之所以要解决军队的话语权,就是为了更好地赈灾,否则,根本没人听你的。
只会流于表面形式:支上几口大锅,熬上一点米粥,象征性地宣传皇帝的恩德,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老天倒是长脸,没有洪水泛滥,可清军已经向北直隶、山东和山西发动了全面的进攻。
也不知道这次难民潮会有多大,有多少人能活着逃到江北?
稳定了高杰所部,朱庆就已经着手安排难民的事情。在黄蛮他们整肃军队的同时,朱庆就通知了江北各地的官员,前来徐州开会。
于是从东安卫起,过睢州、亳州,一直到汝宁府的军政两界主要人员前来徐州商议。
此次难民收容、救助的负责人卫胤文作了工作汇报。
“殿下,此次接收难民,我们实际占领的各个州、府、县都做了动员。并安排好了难民接收处所。”
“此外,沿途还设置了接待站,负责一定的食物救济。普通难民就近安置,工匠和道士则让他们前往扬州。”
朱庆问道:“粮食都安排好了?”
“回殿下,粮食是按二十万难民的一个月的口粮准备的。一个月后,福建郑芝龙那边的粮食就该过来了。”
卫胤文一边翻看账本,一边作答。
“也没有哄抬粮价、上下齐手的?”
“一开始有两个,没等殿下动手,臣就代劳给砍了。加上殿下这次整军的威严,现在都老实多了。”
朱庆赞许地望着卫胤文,没看出来,这家伙也是一个实干派。
“中秋了,快到冬季了,虽然是临时草棚,也要抗风、耐寒。不能风一吹就倒,雪一压就塌。”朱庆认真说道:
“还有就是防疫,这么多人,一旦出现疫情将无法收拾。”
睢州主事起来说道:“殿下,城外不是建好了安置点,我们一起去看看,效仿一下。”
见众人点头,朱庆便安排周昌领着他们参观。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工匠和道士,城外建立了几个安置点儿。除了安置难民外,还有两个特殊的地方。
一个是安置道士,一个是安置工匠及其家属。
朱庆设置的安置点,有些像后世的救灾应急点儿,除了房屋是临时性的,其余与一般的村落差不多。
甚至在外人的眼里,比一般的村落还要好。
地势较高,临近水源,横平竖直的篱笆隔出一条条的通道,有厕所,还有一个叫饭堂的区域。
当然你要是想去里面吃饭,得完成一定的任务。
比如男人可以出力气,帮助修建安置点;女人可以编草鞋,挖野菜等等。
一群群的工匠来到徐州,人数比朱庆想象得多,拖家带口的。
这倒是没有什么,将他们分门别类予以安置。
首先是甄别和体检,冒充工匠的、装成道士混饭的,一律轰到难民安置点。
如果要是细作那就另当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