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想了许久,决定保持原样不动,只是将菜式换成了后世那种家常菜,进了厨房李泰才发现,这里使用的食盐和自己宫里用的不一样。尝起来还有微微的苦味,从李虎口中得知宫里的盐已经是最好的精盐。别说是商户和百姓了就是许多大臣家里也是用的这种盐,而百姓则有很多吃不起盐。李泰没想到后世那么常见的食盐在这个时代居然这么难得。
李泰觉得自己身为大唐亲王应该做点什么,但是这个功劳自己还不能占,否则自己可能会招惹麻烦。毕竟现在大唐的食盐掌握在朝廷与各个世家的手里。若是自己敢动这块蛋糕,极有可能被世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除之而后快。这件事得去告诉自己父皇,除了李世民没有人能够承受世家的报复,连李承乾都不行。想到这,李泰写了封密信交给李虎让他交给李世民。看着看李虎远去的身影,李泰感觉自己应该培养几个心腹。李虎虽然一直陪在李泰身边,但是李泰知道李虎却是自己父皇的心腹。
李泰坐在椅子不由得为自己的想法感到好笑,自己可能患有被害妄想症。但这其实是李泰前世养成的习惯,自己小时候因为身世问题,见过了太多的人情冷暖。所以总会下意识的远离他人,以此保护自己。
立正殿内,李世民躺在摇椅上轻轻的摇晃着,长孙站站在李世民身后轻轻的为其揉捏着肩膀。李世民近日都因为蝗虫之事操劳,
王德轻手轻脚的走了进来,俯身在长孙耳边说道“娘娘,魏王殿下派人带来了一封密信。”长孙狐疑的看着王德“你刚才说青雀?”王德点点头。长孙一愣随即接过王德递过来的书信,放在一旁。王德转身退出了立正殿。密信这种东西一般只有李世民可以过目,其他人不可私自观看。即使是长孙也不可以。
一个时辰后,李世民缓缓醒来。见桌子上放着的密信。打开密信一看后,被信中内容惊得从椅子上站起。就在这时,长孙抱着小李治走了进来。李世民激动的走到长孙面前狠狠的亲在李治的小脸上,逗得小家伙呵呵直笑。长孙不明所以的看着李世民,“二哥你这是怎么了?”李世民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和长孙解释,就将手里的信递给了长孙。
长孙将李治放下接过李世民递过来的信仔仔细细的看了起来。一盏茶后,长孙抬起头看着李世民“二哥觉得此事是否可信?”李世民此刻也冷静下来,是啊信中所说李泰有制盐的办法,李世民很清楚现在朝廷可以生产大量的盐意味着什么。不仅可以增加赋税,也可提高自己在民间的威望。现在的大唐很多偏远地区都只知世家,不知李世民。前朝战乱导致许多人都被世家隐藏起来。这样即可以帮助世家耕种,也可在危难之时当作兵源,随时起兵。
李世民转头询问王德“现在魏王在哪?”王德躬身说道“魏王殿下此时就在太上皇赏赐的酒楼中。”李世民点点头“观音婢我们去看看.”长孙也是好奇李泰到底有什么办法可以提高盐的产量。
很快李世民就带着长孙身着便衣赶到了迎宾楼,而李泰则是早早的站在门口迎接。见二人走来,李泰连忙行礼道“儿臣见过父皇母后。”李世民点点头走了进去,长孙紧随其后,
长孙打量着这个酒楼默默的点了点头,李泰并没有大肆修缮只是将家具换成新式家具。李泰带着二人上到了三楼。以前这里是一个空置的阁楼,李泰找人稍加改造就变成了自己的专属包房。李世民坐在主位上开口道“青雀,你在信中所写之事是真的吗?”李泰点点头,其实新式制盐法并不是什么很复杂的东西,住在海边的百姓就经常因为吃不上盐在海边捡拾被太阳晒干后的盐巴舔舐,用以补充身体所需的盐分。只要将晒出的卤水通过过滤去除杂质后就可以得到大量食盐,而这个办法却到宋朝才逐渐的被世人普及。李泰轻轻嗓子开始为李世民讲解如何制取海盐。李世民与长孙震惊的看着李泰,他们夫妻二人自然知道李泰从未去过海边。李世民喝了口茶稳住心神,“青雀你从未去过海边怎会知道海边之事呢?”李泰理所当然的将锅甩给了白胡子老头,并且心里没有一点点负担。毕竟谁也不知道白胡子老头是谁。
李世民点点头,觉得只有这个才可以解释这一切。李泰开口道“父皇制盐之事还
(本章未完,请翻页)
需从长计议,如果只有朝廷做这件事恐怕有不少的阻力,不如我们放出一部分利润来换取大唐商人交商税之事,这样我们既可以将朝中的反对之声降到最小,为我大唐增加税收,也可以借着世家之手迅速的建立盐厂,不知道父皇觉得此法如何?’;李世民想了想觉得可以,看着眼前自己八岁的儿子李世民心中暗暗自豪,看着就是我李世民的种。老大李承乾待人亲和,又极为聪慧。二儿子得仙人指点,虽然有些贪财,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却懂得衡量得失。有子如此,父妇何求。
李世民想看看自己儿子到底会怎么安排此事,“青雀不知你觉得哪家来经营此事最为稳妥呢?”李泰还真的未曾想过此事,毕竟世家对大唐而言就是毒瘤,但奈何他们抱团取暖,李世民也无可奈何。想到这李泰嘴角翘起,“以儿臣之见不如这样,我们将制盐之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