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保佑!痴儿终于开窍了!
吕母高兴得当天就拿出了全部的积蓄,在院子里置办了几桌丰盛的酒食,请上村老和那些经常照顾她们母子的大哥大嫂——足有小半个村的村民!
不能再多请了,再多请,就得去借钱了。
大家伙儿也都备了些干货,当作贺礼,总不忍心这对孤儿寡母太过破费。
众人吃吃喝喝,欢闹到很晚才散局。
人都走了以后,吕母也不收拾,只是回到屋里,抱着已经会叫“娘”了的小吕布,紧紧的抱着,狠狠的抱着……
母亲有好多话要对孩子讲,讲孩子的身世,讲孩子父母的过去。
这些话,她忍了七年,无处倾吐,也苦闷了七年,无法释怀……
章帝年间,有宪部越骑校尉吕浩,值北匈奴进犯南匈奴及汉朝领地期间,奉命留守边塞。
吕浩携妻儿,率部驻扎五原郡地,定址北河南岸,大兴土木,建城筑堡,开荒农耕,并行畜、纺、炼、陶等业,以固守边关。
吕浩去世后,其子吕良继任,娶左近补红湾一大户之女黄氏为妻。
黄氏聪明贤惠,知书达礼,善染织,不久便成为了堡内染织作坊的主事。
日后夫妻相偕,生有四女,唯苦于无子。
好像老天爷也会嫉妒凡人的幸福,正当夫妇二人,还在为这个甜蜜的小烦恼而寻医问药的时候,一场从天而降的兵灾,彻底摧毁了他们的美满家庭。
多年来,北河堡所抵御的北匈奴一部,屡屡受阻于坚壁堡垒,欲入腹地而不得。
北匈奴中有智者,偶思得一计,暗中联络散布在汉境内的一些平时颇受排挤的南匈奴部落,许以平分所获之利,竟成。
一日傍晚,北匈奴的大队骑兵犹如天降,以迅雷之势直扑城下!
与此同时,和城内商户交情深厚的南匈奴商队,也一改往日的和气,四处纵火,并抢夺城门。
那晚,正赶上城守吕良为他的宝贝四丫头办满月酒,城内将校也多有到场,算是结结实实的挨到了匈奴人这当头一棒。
当时府中卫队仅数十人,再加上情报混杂,众人皆慌乱无措。
吕良还算冷静,即刻遣众将官各守本职,随后点齐卫兵奔向城门,因为他知道,要想留有一线生机,就必须夺回城门的控制权!
这时,北河堡内已是乱作一团。
不善讨价还价的匈奴商队,摇身一变,成为了手执利刃、气势汹汹的异族强兵。
一路上,吕良听到的尽是平民的哭号,顿时悲从中来。
适才那匆匆的几句安慰,竟是与娇妻的生死诀别……
北河堡严禁商队携兵器入城,随身防贼的刀剑,进城时都要交给城防兵保管,出城时再依凭据索回。
眼下如此多的利器,绝非一次带进城内,唯一的可能,就是少量多次的混夹在货物中,再藏匿于城内民居,看来此次匈奴人的入侵,已是蓄谋已久。
见城门半掩,门内局势胶着,吕良马不停蹄,率领着卫队加入了混战!
可惜,只一次冲锋,他身边的亲卫就只剩下十来个了。
匈奴匪寇人数虽不多,却个个悍不畏死,牢牢的守住了半边城门和绞架。
大地晃动了,远处传来了呜咽的号角声。
透过半开的城门,吕良看到了蔽日的尘土。
大势已去,军人的觉悟,还在支撑着他,做着明知无谓的挣扎。
他对得起先父的谆谆教诲。
吕姓,这个北地军功世家的荣耀,值得他用鲜血去描绘!
大汉民族不屈的精神,更值得他用生命去捍卫!
然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发觉自己又是那么的不争气,所能想到的,仅仅是对妻子和四个尚未成年女儿深深的愧疚……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匈奴骑兵进城了,箭如飞蝗,城守吕良当场殉国。
由于城中成年男子战时皆兵,匈奴人并不介意当一回屠夫。
紧接着,堡内几乎被屠戮一空。
吕良的四个女儿,也因高不及马腹,而被活生生的推入了火坑。
最后,北河堡被付诸一炬。
像是被一块无形的橡皮狠狠擦过,地图上从此不见了“北河堡”这个名字。
想象一下当年建城的艰难,消失得却如此轻易,不得不让人感慨天道之无情。
城内的一些少女,因貌美得以侥幸,而等待着她们的,是祸,还是大祸?
吕妻黄氏也因她出众的气质,免受了那一刀之苦,但从那以后,她和死人的唯一区别,就是多了一口气。
后来,匈奴人裹挟着这些女子,又开拔到了临近的补红湾。
不过,这一次他们并没有举起屠刀,而是以一种统治者的姿态,杀掉了当地的官吏,留下一部人马,堂而皇之的,为汉家朝廷义务当起了收税员。
当然,税金什么时候上缴,那就要看心情了。
时间一晃,过了两年。
直至收到消息:汉朝新拜的匈奴中郎将张奂,准备起兵扫讨边地不臣的部落。
匈奴人这才收拾行装,大肆搜刮一番,准备退回草原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