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儿颜景瑜抱着书册进入大殿,行礼之后笑道:“太子殿下,您该上书房了。”
罗晔还不想离开颜竹君,委屈地瘪瘪嘴,颜竹君立马笑了,逗弄道:“刚刚还说你长大了,怎么这会儿又这耍赖了?”
颜景瑜淡笑道:“皇后娘娘,太子殿下已经做得很好了,想必皇后娘娘还要处理西单之事,太子还是跟臣走吧!”
“说起西单的问题,这里也没有外人,你有没有什么想说的?”难得颜景瑜在,这会儿又没有外人,颜竹君也不用顾忌什么,直接问道。
颜景瑜眉头微皱,琢磨道:“三姐,皇上才刚刚收服西单,说真的,一时半会儿要西单百姓真正臣服很难,少说也要过个十几二十年,不过我认为可以采用通婚的办法缩短这个时间。”
“通婚?”罗晔好奇地问道:“小舅舅,怎么个通婚法?”
“你是说让东盛的姑娘嫁到西单去,让西单的姑娘嫁到东盛来?”颜竹君笑着问道。
颜景瑜点点头,目光灼灼,“三姐,这是最快的办法,一旦两国百姓通婚,有了血缘这种牵绊,西单的百姓会找到归属感,不出三代,他们便会认同自己是东盛人的身份。至于改善西单百姓的生活条件,那些都是锦上添花罢了。”
颜竹君很是认同颜景瑜的看法,心下感叹,颜景瑜不愧是颜家最聪慧之人,她也就占着多活一世的便宜,否则绝对比不上颜景瑜。
三日之后早朝,颜竹君再次问出这个问题,这回百官有了准备,总算能说出一些实质性的东西,甚至有的办法还不错,完全适合在西单实施。
颜竹君命李德将众人的意见收集起来,结合颜景瑜说的通婚之法,另外想起前世的梯田,建议罗霆在西单研制梯田耕种,增加西单的粮食产量。
罗霆收到颜竹君的加急信件如获至宝,当天便与众人聚在一起商议。
颜竹君在上面标注了每个点子的出处,凤希铭看得异常震惊,忍不住惊叹道:“皇上,皇后娘娘若是个男儿身绝对是百年难得一见的治世之才!就连太子殿下也这般能耐,小小年纪都这么有主意!”
罗晔说的那些天马行空的主意全都被颜竹君写进信里,逗得罗霆龙心大悦。
“说来说去,最让朕惊艳的还是颜景瑜,他这通婚之法在朕看来不仅大胆而且可行性极强,成功推行的话,确实能在最短的时间收服西单百姓。”罗霆反复研究颜景瑜的法子,心下异常激动。
一直沉默的方铁突然说道:“皇上,若是要西单东盛百姓通婚可不是易事,除非皇上下令,强制西单百姓与东盛百姓通婚,我们可以在两国边境的几个府城开始实施,他们本身已经有通婚,政策执行起来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弹。”
第三卷 第二十六章 治理西单,班师回朝
罗霆听得连连点头,脸上满是赞赏之色,深感身边都是人才,连方铁这样不善动脑的武将都能说出这么有的放矢的话,东盛如何不兴盛?
罗霆一个高兴,大赏特赏,银子还都是从自己的私库出的,方铁和凤希铭知道这私库的内情没什么感觉,其他人就不一样了,想到皇上这般拮据对他们还这么大方,感动得泪眼朦胧。
有了方向,罗霆立马大刀阔斧对西单进行改革,首先便是修建梯田之事,梯田的修建不是说挖了梯田就行,还要找对合适的山地,不仅如此,还要考虑水土保持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在当地进行试验才能得出最好的结论。
为此罗霆不得不继续留在西单坐镇,同时强制松潘卫、龙州司、保宁府、顺庆府等府城通婚,东盛每家每户必须有一名适龄的女子嫁到西单,西单的女子则必须嫁到东盛,百姓虽然虽然反对,但皇命不可违,不过罗霆也给了他们选择的机会,东盛的女子只要嫁的西单男子就行,不管对方是何出身,西单那边也一样,是以百姓虽然不乐意,倒也不至于激烈地反对。
君晟十二年,西单的梯田试验终于取得了成效,百姓连续两年丰收给罗霆极大的鼓励,西单百姓本以为归顺东盛之后日子会很难过,哪成想竟然可以过上温饱的日子,至少他们现在每天都能吃上一顿粮食,这在以前可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颜竹君为了西单的发展,还特地命人送了许多品种的粮种到西单,进行试验筛选,留下最适合西单生长的粮食,此举又赢得了不少的民心。
至于通婚一事,政令已经执行了三年,百姓的日子还是一样的过,并没有出现罗霆预想中的动乱或者反动,令他松了一口气,西单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条,而且这边的军防已经全部换上东盛的人。
罗霆估摸着时间,也是时候班师回朝了,方铁本来要继续留在西单镇守,罗霆想到他家中还有年迈的爷爷以及分开多年未见的妻儿,生了恻隐之心,命方铁随军反朝。
从西单到安阳又要用掉好几个月的时间,等军队抵达安阳已经是深秋时分。
颜竹君带着几个孩子以及文武百官出城迎接,远远看到飘扬的东盛旗帜,颜竹君由衷地激动起来,紧紧抓着孩子们的手,恨不得追上去相迎。
近了,眼看着军队渐渐逼近,颜竹君急切地往前走。
罗晔几人跟在她身边寸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