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消云散,能毁的全毁了,能搬走的全搬到其他国家了——图书馆是在原址上重建的,谈不上复原,因为没人知道大图书馆原来到底是什么样子,而亚历山大灯塔的原址甚至已经被鸠占鹊巢,两座被称为“克里奥帕特拉之针”的方尖碑,一座被搬到伦敦泰晤士河畔,另一座被搬到纽约中央公园,这就导致来到这座城市之后感觉没什么可观光的景点,也没有给菲娜留下可供凭吊的场所,令它有些失望。
张子安把车开到海边,找了个偏僻的角落,一边吃东西一边欣赏海边的景色。
海滨城市的好处就是空气不像内陆那么干燥,天空浮着恰到好处的云朵,遮住埃及过于暴烈的阳光,海风则驱散了连日来的酷热。
两条防波堤像是两条臂弯般将东港揽入怀中,仅留一条不太宽的通道可供船舶出入,早在公元8世纪时,东港就由于地震被遗弃了,只能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现在的主港口是西港。
大大小小的私人游艇飘荡在湛蓝的海面上,足见埃及的贫富差距之大。
防波堤上有成双成对的情侣在携手漫步,也有父母带着几个孩子在快乐地奔跑,作为亚、非、欧交界的城市,地理特点也从当地孩子的肤色上体现出来,很多都是漂亮的混血孩子,情侣也经常有不同的肤色。
更远处的海滩边,密密麻麻的遮阳伞像雨后蘑菇般挤满了沙滩,大量来自欧洲的游客跑到这里来度假,既能饱览异国风情,又能享受当地低廉的物价。
这里的海滩与世界其他地方的海滩有一个显著的区别,就是游泳戏水者身上的布料普遍偏多,不论男女都是如此,令张子安好生失望,他甚至看到几个穿长袍戴头巾的当地妇女就这么直接走进海里,站在齐腰深的海水中与孩子玩耍,不知道的还以为要溺水自杀呢。
菲娜蹲坐在海边的石头上,眺望千帆竞发的大海,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1600多年以前,埃及艳后的行宫已经在地震中沉入了海底,就在这片不太深的波涛之下。很多考古学家和潜水员对此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屡次组织潜水考古探险,试图从海底的残垣断壁中寻找托勒密王朝的秘密,他们最渴望找到的,当然是埃及艳后的陵寝或者石棺。
关于埃及艳后陵墓的位置,人们有不少猜测,但没有任何证据作为支撑。
她香消玉殒之后,所有与她有关的信息也随之消失殆尽,甚至连她的死因到底是自杀还是谋杀都无法确定,所有相关的描述都来自于历史学家普鲁塔克所写的传记,那部著名的电影也是以此为蓝本拍摄的,除非当事人复活,否则谁也不清楚真相到底如何。
从常理上说,虽然她是古埃及的末代统治者,但统治者的陵墓或者石棺一般不可能位于王宫里,所以海底的搜寻大概是徒劳的。
屋大维应该会给她一个体面的葬礼,因为当时的埃及人非常爱戴她,他没必要为一个死去的女人而冒险触怒埃及人。
菲娜金光闪闪的毛发反射着适宜的阳光,猎猎海风令它的皮毛如光滑的锦缎般起伏不定,吸引了路过行人的视线,在这座爱猫之城里,他们见过很多猫,却没有任何一只猫有它这样的毛发。
它也许知道一些艳后之死的秘密,但是暂时没有说出来的意图。只要埃及之行在继续,如果把它伺候舒服了,也许它会吐露一些当年的端倪,令张子安稍微满足一下好奇和八卦。
吃完饭,弗拉基米尔也匆忙跑回来了,张子安带着精灵们上了车,继续向西出发,驶离这座曾经风光无限但如今只剩下追忆的海港城市。
第1170章 马赫鲁港的海滩
亚历山大港基本上位于马赫鲁港与开罗路线的中心,经过与前半段相仿的车程,张子安和精灵们终于抵达了这里。
马赫鲁港是个不折不扣的旅游城市,当地常住人口只有1万5千左右,放在中国也就是个小型乡镇吧,可能一些大村子都比这里人口多。
如果想要游览埃及的内陆以及古迹,炎热的夏天肯定会对旅程造成不便,但对于马赫鲁港来说,夏天反而是这里的旅游旺季,游客数量远超当地人口,所有宾馆都会爆满。幸好现在只是刚刚入夏,又恰逢斋月,游客数量还没那么多。
来这里的游客以埃及人和欧洲人为主,亚洲游客在这里是十足的生面孔,因为这里只有美丽的沙滩,但如果是为了踩沙滩和游泳的话,没必要大老远跑来埃及。
据传说,马赫鲁港的建立也与亚历山大大帝有关,他在去锡瓦绿洲拜访阿蒙神庙的路上经过这里时,命令一部分手下建立了这座小城。
张子安根据地图和旅游指南,开车沿着海岸前行。
以埃及的标准而言,这座小城市的街道出奇的整洁,整洁得不像是埃及,车辆和行人也很少,不过等太阳落山开斋的钟声响起时,街道上也会像其他城市一样涌出大量饥肠辘辘的当地人。
“好漂亮的海滩!”
张子安把车暂时停下,一个巨大的u型海滩出现在他们眼前。
不得不承认,马赫鲁的海滩比滨海市的海滩要漂亮得太多了,就像是一位雍容华贵的贵妇人,令精灵们一看就惊叹不已。
老茶啧啧赞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