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永是近江源氏、佐佐木氏的嫡系,佐佐木道誉是其支流。此时,佐佐木崇永家被称为六角氏,佐佐木道誉家被称为京极氏,双方围绕近江领地关系不佳。
正仪所率领的楠木军一接近义诠的大本营,崇永的军势便齐发箭矢。有经验的士兵们排成一列,互相射箭。
另外,丹波口上升了攻山名时,四条河原,总大将的两条|教基代替四条隆俊迎接。时氏在比自己的儿子还年轻的隆俊面前,单膝跪地报告到达。
“平定了右京的幕府势力,现在前来拜访。”
“山名家来了。河内守(正仪)等不到山名家的到来,正赶往鹿谷。”
听了隆俊的话,时氏吃惊地抬起头。
“什么……那么,大将在这里做什么?”
“你在说什么……你是在等山名家吗?”
“你还在等我吗?我得赶快跟楠木大人走下去。”
时氏厉声说道。
“等一下,战斗的指示是由麿下达的。你的军队在等着麿的命令……”
“我要赶在前面,对不起了。”
隆俊话音未落,时氏便命令手下诸将,率军向京都以东的鹿谷进发。
“公家的年轻人连打仗都不懂吗?在这样的人手下,楠木也会好好工作的。”
时氏在马上恶狠狠地说。
楠木军正与佐佐木六角崇永军争夺时,山名军立刻赶到,与楠木军心有灵机地加入战局。山阴军团骑着良马,从侧面驱散了六角军。
足利义诠的军队,正如正仪所观察的那样,士兵没有聚集到足够的兵力,士气也没有提高。
听了探子的报告,他不由得垂头丧气。
“怎么说近江守(六角崇永)溃败了?嗯,这里先撤退吧,传令诸将。”
义诠意识到气势汹汹的南军有利,下令近江的坚田撤军,迅速离开京都。
这时,正好安排好天皇(后光严天皇)的动座,细川清氏从皇宫回来了。骑在马上的清氏,看到幕府本阵混乱欲撤退的样子,扬起双眼怒骂道。
“这是怎么回事?你们不要撤退,向敌人前进。逃跑会有损武士的名声。”
说着,率领细川军向楠木军进发。
另一方面,以近江坚田为目标进入比叡山的义诠,发现清氏不在。
“清氏呢?”
于是,知道他动向的人从后面冲了出来。
“左近将监大人(清氏)认为不战有损武士之名,所以向敌人走去。”
“为什么?为什么要把清氏拉来?说是要召开军事会议,急忙把清氏拉回来?”
义诠焦躁不安地命令贴身侍卫。
正仪在撤退的幕府军中,发现一军打着两两个圆圈的旗帜朝这边走来。
正仪凝视着身旁的河野边正友问道。
“敌人的一军要来了。两支领旗,那是足利义诠吗?”
“很像,不过那是细川的家徽。”
“啊,不善作战的细川竟然有如此骁勇之人。”
清氏是细川一族中屈指可数的猛将。
一开始,正仪对清氏的奋战感到棘手,但还是慢慢地击退了细川军。过了一会儿,细川军从楠木军前面开始向比叡山撤退。
“好吧,他们会去投奔足利义诠,追上去攻击义诠的本军。”
正仪担心四条隆俊率领的纪伊军和北畠显能阿清率领的伊势军没有紧随其后。但是,这里是机会和进军的命令。
在楠木军与细川清氏争斗的时候,足利义诠的本军已经越过了比叡山。
义诠败走到近江的坚田落座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到了这里,我就放心了。老板娘应该没什么变化吧?你去看看她的心情吧!”
“嗯,立刻……”
近臣低下头,奔向天皇。
一行人拥戴辛苦拥立的年幼的北朝天皇(后光严天皇),关白的二条良基等北朝公卿也跟随在后面。
护卫一行的武将之一,是侍所首领佐佐木京极秀纲。秀纲是京极地誉的嫡子,代替父亲率领京极军跟随。
秀纲跑了过来,在义诠面前脸色大变。
“坊门大人(义诠),一艘船也没有。”
“什么?你说不能渡过琵琶湖吗?”
义诠绷着脸。因为这里是坚田,打算乘船前往琵琶湖对岸。
——嗖嗖——
突然,一支箭射过一个士兵的肩膀。
“我、敌人。”
听到这个声音,众人回头一看,草丛里同时射出几十支箭。向幕府军发动奇袭的,是当地的野伏们。负责指挥这些野伏的,是南朝的扫部助手堀口贞祐。贞祐的父亲是新田义贞的忠臣,美浓太守堀口贞满。贞祐事先谋划妥当,在此地招募雇佣兵,将船上的船只一扫而光,等待义诠前来。
秀纲的京极军为了让义诠逃跑,挡在了野伏们的前面。
“坊门大人(义诠),这里就交给我吧,请往北逃。”
“快,趁京极大人(秀纲)还在防守的时候赶快行动。”
在不知何时追上的细川清氏的催促下,义诠奉上天皇的轿子玉辇,从琵琶湖西岸向北逃去。
楠木军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