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亏自己果断,早把家给分了,要她当时糊涂一点,等这男人回来,还分个屁的家。
她还以为宋青山不是个愚孝的呢,看来,这男人也逃不出愚孝的范畴嘛。
“妈,我是真不想分家,咱分了家,人会笑话我这个老大不孝顺。”宋青山说。
老太太无所谓呢:“你要真孝顺,就把拖拉机开回来,要不,咱就还是分了家的两户人,我说了的分家就分家,你也甭在这儿跟我求。”
冷酷的拒绝你,就让你丢面儿,看你能咋办。
这不,宋青山给老娘赶的没办法,站起来了。
不过,转身他就进了驴圈,把两头驴一解,再把笼头,缰绳一收拾,牵起就走。
“大哥,你想干啥,你牵驴干吗?”宋老三一看就惊着了,毕竟这两头驴那是俩壮劳力,最近公社想学其它公社,把它们也入到公社,谈好了一头驴要补贴三百块钱呢。
宋青山对着老三,可没有对着老太太的好脸:“既然家都分了,这是向晚的驴,那我就得牵回我家。”
“大哥,分家是分家了,但这驴是归我们老房的,你不能牵走。”老三跃跃欲试的,还想上前呢。
结果,宋青山就停下来了,突然一扬手,也不知道是想打人,还是拍驴,但宋老三似乎很怯老大这样,明显的往后一缩。
“向晚,牵上你的驴,咱们走。”宋青山站在院中,果断,底气十足的说。
老太太还在炕上呢,还没来得及溜下炕,等赶院门的时候,儿子牵着驴已经走远了。
这时候老太太才明白过来,儿子刚才竟然是给她耍了一套阴奉阳违。
她尖叫一声:“宋青山,你给我等着,分家就分家,原来你寄回来的钱你一份都甭想拿,大不了,我给老三买台拖拉机。”
两头驴,六百块啊,就这么生生的,给他搂走了哇。
作者有话要说:
老太太:我最恨苏向晚,拿着菜刀割我的肉。
青山:你看,我就好很多嘛,温水煮青蛙,钝刀子一点点的割。
第14章 算总账
八月十五一过,就该摘梨了。
本来说好了从此不认大儿子的老太太却把宋青山给叫回去,帮她摘梨去了。
梨树嘛,又高又直,非得搭个梯子不可。
围观的孩子特多,全都口水流的吧吧的。宋青山是从村队借来的梯子,搭着架子在上头摘呢,不一会儿,满树的梨就全叫他卸进筐子里了。
“那边树叶子底下还压着一颗呢,你瞅瞅,再瞅瞅啊。”老太太说。
宋青山拨拉着树叶子:“妈,没了,全摘完了。”
“那上面的字儿,还在吧?”老太太突然就说了一句。
宋青山抿了抿唇:“什么字,树上能有字儿,妈你也是真新鲜,没有,什么都没有。”
但其实,上面歪歪扭扭的,刻苦着宋庭秀仨个字儿呢,大概写的时候小,随着梨村越来越大,越来越高,它随着树皮形成了一道道的裂纹,除非剥皮,是消不去的。
这几个字儿,还是当初苏向晚刚嫁过来的时候,自己写在上面的。
她那时候是个傻姑娘,认识的字不多,这估计是她所认识的,最复杂的字儿了。
宋青山提着梨笸低头,就见老太太笑的别有深意:“下来吧,咱回家,吃梨。”
宋青山给围在旁边的金贵和宋福一人给了一颗梨,然后大手一抓,抓了至少五六颗梨出来,指着驴蛋撩起自己的衣襟,说:“去,带回家给你妈吃去。”
老太太心说,儿子是不是傻啊,媳妇儿把弟弟的名字刻在树上,随着梨树都长成个疤了,他还能给她梨吃?
不过,她还是笑着说:“狗蛋,驴蛋,快把梨拿回家去,拿回去给你妈吃。”
当然了,忆苦思甜嘛,老太太扶着儿子的手,还得讲点儿当初从小把他养大,有多么的不容易,以及五八五九六四的年月,她是怎么带着全家人熬过来的。
说到动情处,不免要扶着老大哭上几声。
当然了,要说老太太不容易,那是真不容易,庭秀和青山俩是双生,还生在四一年,为啥苏向晚给吱吱喂血的时候,全村人动容,就她不奇怪,那就是因为,她当年,也是那么过来的。
宋青山和宋庭秀,就是咂着她的血长大的。
既然老妈忆苦思甜,宋青山也不免要安慰她几句:“你不要操心别的,只想一点,饿着来,饱着去,儿子一定伺候您到老。”
“就你媳妇那样子,能伺候我到老?”老太太才不信这个,红了眼圈儿,她说:“老三媳妇就不说了,三病九灾的,老二到现在就因为你媳妇的闹腾,这十里八乡,就没有一个敢给他说媒的,家里就你媳妇一个儿媳妇,我都怕我死了,没人埋棺材哩。”
“媳妇是媳妇,我是我,您是喂血把我和庭秀俩养大的,您病了,儿子给您端汤送药,您要真的去了,没人埋,儿子一人背棺到坟上,您就放心吧。”
孝顺不在于言语,而在于行动,要说宋青山的孝顺,老太太那是知道的。
但是,这个世界上,并不是说孝顺的儿子就能得父母的宠爱,事实上父母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