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阁老,既然知道如何一直提起?"乾元帝似笑非笑看着朝堂上的重臣。
礼部尚书这时也出列跪道。
"陛下,立储之事是朝廷大事,国之根本,让天下百姓人心安定,还望陛下早日立储。"
"恳请,陛下早日立下国之储君。"群臣一起拜道。
乾元帝看着前朝的这些人,脸上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没想到不管什么派别,都要求他立储。
那年的那场四王之乱,废了他优秀的四个儿子,现在剩下的多是资质平庸之辈。
如何让他下令光明正大的立储,草率交付国朝命运。
陈寻这时叩首道:"启禀陛下,臣有一法子。"
乾元帝扫视一圈,道:"嗯,你说。"
"立储之事乃国之根本,臣建议陛下您不如秘密立储。这样可以考察皇子是否合适,不合适在此之前都可以换一位皇子。"
乾元帝听了这话,顿然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陈爱卿,这法子要如何做?"
"陛下,可书写圣旨,把他高悬于‘正大光明‘的匾额之上,这样可以很好地避免了许多问题。这期间如果选为继承人的皇子所做之事不适合,陛下也可以改掉圣旨,另立储君。。"
乾元帝仔细想想,这个法子特别好。
避免了皇子们兄弟之间的争斗,皇子和朝廷官员拉帮结派,又避免了谁是太子,之后被废的种种问题。
"好,陈爱卿此法甚合朕心意。"乾元帝想了想这法子的种种好处。
"那朕就秘密立储,你们可还有其他意见。"乾元帝说道。
其他官员面面相觑,这样立储他们第一次知道,但不好反驳,只好跪拜道:"陛下圣明。"
"高内侍,去取一份空白圣旨来。"
"是,陛下。"
……
一炷香之后
乾元帝把传位圣旨写好,自己拿起玉玺盖上大宝,把圣旨捆好。
"御前侍卫雷忠良,你把圣旨放到殿内正大光明牌匾之后。"
乾元帝看了一圈人,让自己心腹执行。
众人看着圣旨上了正大光明的牌匾之后,心里虽然不知陛下是否真的立储,但却让他们无话可说了。
"有本启奏,无事退朝。"
高内侍喊道。
"退朝。"
回荆县,大寒这天,回荆县的百姓终于盼来了下雨。全城的百姓都在欢呼,"下雨了,太好了,下雨了。"
哗啦啦的雨水,把干裂出裂缝的土地浇了个透。
"栓子,这地里有水了,明年就能种出粮食,明年就能让你多吃点了。"一汉子摸了摸自己孩子的头。
"爹,明年我也跟你一起下地,多种点粮食。"
"雨停了,我立马去开荒,多种点到时候粮食。"
"……"
有些老百姓甚至不顾冬日的寒冷,直接冲进雨水里,一边欢呼,蹦跳,"爹娘,太好了,终于下雨了!"
"太好了,哈哈哈……"
"哈哈哈,好,下雨了明年庄稼可以种了,就算不好明年也能有点粮食。"一老农看着雨说道。
李文山站在窗前,背着手看着窗外飘落的雨水也很是高兴,多日来的沉闷心情也缓解了不少,微笑道:"下雨了,这下百姓有救了!"
望竹也很激动高兴,"是啊!府里的丫鬟和小厮都很高兴。"
高锡之按耐不住激动地心情,冒着大雨跑来李府,"县尊大人,下雨了!太好了!"
"嗯,下雨是好事。高大人久旱必涝这个道理你也懂,安排人手看看哪里堵了疏通一下,以防涝灾。"李文山看到他就把事情吩咐给他。
"好的,大人,下官立马派人前去。"高锡之现在特别兴奋,正好想找点事做平复下激动。
"走,去秋爽斋看看。"李文山看着天气突变有点担心爷爷的情况。
看到没什么影响,心里也安定一点,这几天爷爷昏迷的时间越来越长,一家人心里也随时提着。
大夫开了昂贵的人参,就只能给李老头补充一点元气,人还是一天天的虚弱。
"爹,爷爷他醒了吗?"
李文山小声说道。
"嗯,还没呢!不知道什么时候醒来,让人温着人参汤。"
"今天大夫来了怎么说?"
李铁柱摇了摇头,不再说话。
李文山看着躺在床上的爷爷,心里很是难受。
李文山看着这样沉默不语。
"爹,这几天我尽量好好在家陪着。"
"你有事,就去忙吧!你爷爷也是理解的。"李铁柱放下给李老头润唇的湿帕子。
"没啥事,家人更重要,我不想以后遗憾一辈子。"李文山沉声说道。
"呃……"
两人转头看向床上的李老头。
"爷爷,您醒了啊!"李文山赶紧上前把人扶了起来。
拿着个抱枕,塞在后面,让李老头靠着舒服一点。
"今天我睡了多久了!"李老头迷糊地说道。
"没多久,爹您醒了,那就先喝点汤。"李铁柱端着参汤上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