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见孙策忽然大笑,忙问道:“主公莫非有对敌之策?”
孙策冷笑道:“区区鲜卑乌桓,不过是乌合之众,当年檀石槐建庭于高柳北弹汗山,鲜卑比如今还要强盛,檀石槐死后马上又变为一盘散沙,所以只要除掉轲比能,则北方之患不足为惧。”
田丰蹙眉道:“如今轲比能为鲜卑第一人,正值壮年,鲜卑会愈发强盛。”
孙策笑道:“鲜卑内部慑于轲比能之威,貌合神离,只要找到时机,除掉轲比能,各部落必会自相吞并,交斗期间,何来余力进犯中原?”
田丰言道:“轲比能身旁必有重兵守护,要派刺客 ,恐怕难以得手。”
“先生此言差矣!”孙策摆手道:“若轲比能坐镇弹汗山王城,或许难以找到机会,但如今他领兵攻入幽州,便是自寻死路。”
鲁肃点头道:“主公言之有理,出兵在外,拔营用兵,护卫总有松懈之时,若是能在败军之际出袭,更让人防不胜防。”
田丰看了一眼孙策,心想出此下策,莫不是久病成医?
孙策言道:“我已命童韦到幽州寻找刺杀袁谭之人,其实并非是要为袁谭报仇,而是看看来人实力如何,若能刺杀
轲比能,便可一劳永逸。”
“原来如此!”田丰这才明白孙策的用意,抱拳道:“我马上派人联络幽州,叫童韦尽快回禀。”
田丰走后,孙策坐下来,为鲁肃倒上一杯茶,笑道:“子敬可知我刚才为何发笑?”
鲁肃一怔:“难道不是为鲜卑斩首之计?”
“非也,区区鲜卑之兵,我还未放在心上!”孙策淡然一笑,问道:“子敬可知我近来为何事烦忧?”
鲁肃抚须沉吟片刻,言道:“莫不是立国之事?”
“然也!”孙策点点头。
鲁肃果然是聪明之人,知道有此一问,肯定就不是为曹军。
不说曹操的威胁越来越小,如果是为商议军情,刚才也没必要向田丰隐瞒。
鲁肃叹道:“开国立号,改元治世,此乃国之大事,关乎天下及万民,需谨慎再三。
孙策言道:“若以吴立国,其地偏狭,不宜建都不说,听起来也难免有排。外之嫌,除江东之外,不宜安抚人心,必须新建国号,我正是为此事烦忧。”
古代时期主要资源都集中在北方,以吴楚建国,很难得人心,而且东吴听起来便显得小气,哪怕叫大吴,也不够大气。
孙策近来一直在想一个
符合当下形势的国号,既能稳定江东旧部,又能获得中原人心,吴和汉都不能用,一直没有找到折中之策。
鲁肃问道:“主公方才大笑,莫不是已经想好国号?”
“不错!”孙策微微点头,问道:“就叫【明】,你意下如何?”
“明?”鲁肃蹙眉道:“何解?”
孙策言道:“方才田丰一句话,叫我如拨云见日,想起宣帝一句话: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日月为‘明’也!”
“原来如此!”鲁肃恍然大悟,抚掌赞道:“主公此举大妙,以炎汉之骨,改立国号,如老树发发芽,另开新枝,足与刘备分庭抗礼。”
“不错!”孙策点头道,“接下来,我们的政令要让百姓明白,汉政、腐朽,急需改制。某承汉志,举新政,敢叫日月换新天。”
其实在孙策心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中华上下五千年,以强汉、盛唐、刚明为最。
那个铁骨铮铮的王朝,开局一只破碗,却驱逐异族,守护华夏!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永不割地,永不赔款!
这才是炎黄子孙世代流淌的热血,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提前建立大明王朝,便不会再有五胡
乱华,更不会有后世的百年屈/辱。
鲁肃抚须笑道:“如此一来,刘备虽挟天子兴复汉室,承制前朝,便如换汤不换药,朝堂依旧黑暗。今主公承汉志,举新政,则如另开天地,必定人心顺服,百姓欢悦。”
孙策言道:“除此之外,我准备重新改用纪年法,除干支、国号之外,使用连续纪年,就以光武帝开国之日,建武元年为汉元元年,前朝为汉元前,后世为汉元后,如今年当为汉元二百年。”
“嘶——”鲁肃倒吸一口冷气,如此新奇的纪年方式,倒是别出心裁,关键更便于记忆,不用再推算时日。
思索半晌才点头道:“主公奇思妙想,实在令人叫绝,如此一来,光武之后各刘氏子弟,必会对主公更为拥戴,纵然刘备有意拉拢,也比不得主公如此尊崇光武帝。”
孙策叹道:“国号纪年虽利于一国之君稳定人心,但纵观历史来看,却不方便推算,若从一到百,从百到千,以此类推下去,就是普通百姓、异族之人,也一目了然,更便于推广我华夏文明。”
干支纪年对外国来说并不适合,而基/督教尚未在西方广泛流传,还没有公元纪年法,孙策
想借此机会尽早推广华夏文明。
在那个神棍还未形成气候之时,让汉元纪年成为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让全世界都流转东方文明的符号。
用哪一年为元年,也是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