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卫国退休后,林溪就把罗氏企业交给了职业经理人打理,她则和罗卫国过起夫唱妇随的半退休生活。
前半生为孩子打拼事业,后半生该为自己活了。
夫妻两个一起去菜市场,菜摊前挑菜。林溪爱挑干净的,回去好洗;老罗爱挑虫口的,他说这样的没打农药,吃起来健康。
现在带虫口的菜越来越少了,温室大棚的精管理,都是和利益挂钩的,哪家舍得让菜上虫子?老罗很有经验,专挑在地上摆摊的老农民,仿佛买到手的不是菜,而是什么宝贝疙瘩。
在市场里面买菜,老罗特喜欢讨价还价,有时候因为人家卖贵了,还耍脾气再也不去那摊买了,回家还要吐槽半天。
林溪感到好笑,老罗没有钱吗?当然不是,他只是没有会说话的钱。为了省那块八毛,脸红脖子粗的争半天,值得吗?
老罗说,我争的是钱吗?是公平好吧,它不值那么多钱。
要是遇到个老菜农,老罗不讲究价钱不说,还要多掏个几十块,说老人种个菜不容易,少给就是亏良心。
多给是为了让老人回家的路上,仍舍得吃碗热乎乎的汤面。
老罗小富,但不是为富不仁。
退休后的老罗系上了围裙爱上了做饭,林溪负责打下手,做出来的菜品
不是林溪喜欢吃的,就是孩子们喜欢吃的。被林溪拆穿后,老罗可爱地挠头,没办法,他心里就装着老婆孩子。
在家里呆腻了,两口子就开着私家车走远一点去看看。改革开放几十年,郊区,远一点的农村变化还是挺大的,二层小洋楼,居民社区挺多的。
农民,已经不是几十年前的农民了,现在城里人都往乡下跑呢。
然后有一次,夫妻两个在返城的路上,看到了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女孩。大概有七八岁年纪吧,引起两人注意的不是小女孩的年龄,而是衣着和背上的那捆柴,比小人儿都高。
老罗见不得这样的场面,这让他想起了他的小时侯。不提起不代表忘记了,不代表原谅了,只是放在了记忆的最底层,偶尔翻出来还是会痛。
林溪和老罗拉上小女孩,去了她在大山中的家,三间平房,满是岁月的斑痕。小女孩的奶奶,六十多岁,有严重的类风湿;爸爸车祸留下了后遗症,干不了体力活;妈妈撇下小女孩出去打工了,四年多了连封信都收不到。
不是每个母亲都为母则刚。有时侯,当困难来临,大人不如一个孩子。
奶奶说,政府给家里办了低保,还有困难补助金;孙女上学免学费,他们还是很感激赶上了
新社会。可是家里太穷了,她和儿子看病要钱,孙女长大要钱,这些都是明摆着的窟窿,填不平的窟窿。
老人最害怕的不是死,而是死了这爷俩怎么办?她好歹能做做饭,能帮着洗洗衣裳。
看着孩子背人高的柴火,当奶奶的哪能不心疼?可是没有办法,摊上她们这么个家……
老罗和林溪把身上的现金都掏了出来,现在都是扫码付,两人的现金不多,只有一千多一点,都给奶奶留下了。
回来后,老罗一直闷闷不乐的,还要回了自己的工资卡。知夫莫过妻,几天后林溪又带老罗去山里一次,这次带的是米油面粉等生活物资。
林溪还做了一个承诺,奶奶和爸爸的治疗费由罗氏企业承担,小女孩的成长她们也会时刻关注着。
从那以后,两口子投入了大笔资金做慈善,他俩的脚步从省城附近,走到了全省,又走到了全国。每次重大的突发公共事件,罗氏企业虽远必到,捐助的财物动辄就是千万计。
罗氏集团和董事长林溪数次被重要媒体夸赞,罗氏集团也被众多消费者力挺,被誉为良心企业。
诋毁总和赞美相伴,如影随形,随着罗氏集团正面阳光的形象出现,社会上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人甚至在罗氏集团
官V帐号下面留言:
【罗氏集团每年的捐款数额仅仅是资产的1%而已,而已!】
【挣的钱几辈子都花不完,拿钱买个好名声,利用好名声再挣我们的钱。】
【享受着这个时代的福利,必须承担起这个时代的责任,不应该吗?有什么好宣传的?我们的关注应该在科研人员身上,而不是捧企业的臭脚!】
林溪开始还看留言,后来干脆不看了。什么时侯都少不了这种人: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小人,她是比不上科研人员,但自认比这些键盘侠强,就问现实中的他们,捐款捐了几毛?
她可是真金白银,承诺的没少一分。
不搭理不回应,键盘侠们自觉无趣,也就撤了。
20年八月二十是罗卫国和林溪的金婚纪念日,孩子们都回来了,那个有着六个房间的二层小楼内,热闹非凡。
林溪穿着洁白的婚纱,罗卫国是白色的礼服,并排坐在一起,小凤这个罗家御用化妆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