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茂源挠了挠头,“阿爹,您是说分一半的事情?”
黄炎夏笑着点了点头,“难为你还记得,我以为你个糊涂虫都忘光了。”
黄茂源嘿嘿笑了,“阿爹说的,我都记着呢。”
杨氏笑的有些勉强,“当家的,这东西是茂林做出来的,他功劳不小。不过,做这东西也要从家里拿豆腐,都是一家人,这账怎么才能算的清呢。”
黄茂林急忙摆手,“阿爹,我不要,都给家里。上回木材的事情,没要家里出本钱,我得了一半也就算了。这豆腐虽是我做出来的,但黄豆是家里的、磨豆腐的家伙事儿、卖豆腐的摊子,哪一样不是家里的,我怎么能要一半呢,不成不成。”
黄炎夏也想到了这个问题,想了一会子后对他们说道,“你们说的对,成本是家里的,给你一半自然不合适。这样,什么本钱都不让你出,卖了的钱,分你两成。我说的是当日卖香豆腐所有的钱,不是除了成本之后的。这些日子我看你用的都是家里的东西,也没到外头买什么,就不用补贴你了。”
杨氏听见分两成,心里虽然不得劲,但总比分一半好多了,也不再反对,“茂林功劳大,分他一些也是应该的。”
黄茂林偷偷看了看众人的神色,见家里人不像是试探他,才点了应下了,“那,那我就多谢阿爹阿娘了。”
杨氏点了点黄茂源的额头,“你也跟你大哥学一学,别整日就晓得憨吃憨睡。”
黄茂源又嘿嘿笑了。
说好了分成,黄炎夏第二日就让黄茂林做了头一批带到街上去卖,这一批只有十斤,价格暂定五文千一斤。
听说黄茂林做成了新式豆腐,梅香高兴地跑过来看。
黄茂林今儿头一次卖这个,跟黄炎夏商议之后,把一块豆腐切成了细丝,谁想买先尝一根。
他先用筷子夹了一根给梅香,梅香用帕子擦了擦手,接过了豆腐,吃了一口后,仔细品尝,止不住地点头夸赞,“果真不错,又香又脆,茂林哥,你真是能干。”
得了梅香的夸赞,黄茂林顿时笑得脸上开了花,又夹了一根给她。
梅香直摆手,“你留着卖钱,这个东西金贵的很呢。”
黄茂林笑了,“你拿去给婶子尝一尝。”
梅香听见他这样说,用手帕包好了,拿回去给叶氏尝了尝,叶氏吃过后也觉得很不错。
待问过价格后,叶氏忍不住咂舌,“这么贵,一斤香豆腐抵得上好几斤千豆腐了,也就有钱人舍得吃了。”
万事开头难,这一上午,黄茂林只卖出去了五斤,还是镇上几个大户买的。那些闻风来看热闹的,尝过了后都觉得好,就是太贵了,没舍得买。
黄茂林知道这东西刚开始必定不好卖,但这东西成本在这里,又难做,他不想降价。只有让大家一开始都知道这东西金贵,最后才能卖上价格。
香豆腐能放,第二个集,黄茂林把剩下的带来了,又做了几斤新鲜的。他耐心等候,谁来说都不肯降价。
那些家里殷实的也不在乎这三五文前,听说后都来买了一些回去尝鲜。
黄茂林没事就吆喝几声,有两个路过的外地人听说后,呼啦一下子买走了七八斤。
渐渐地,黄家香豆腐在平安镇打响了名头。许多人家里来了客人,都会来买一些回去。这东西好吃,比肉便宜,听说又金贵,招待客人算是个好菜了。
刚开始,黄茂林每次只做十斤,来晚了就没了。等此次都不够卖了,他才渐渐开始增加分量,但始终不会做太多。
黄炎夏说不给他帮忙就真不帮忙,但到了月底盘账的时候,他一文钱不少黄茂林的。除了卖香豆腐的分成,黄炎夏仍旧每个月给他两百文零花钱。
等黄茂林一天能卖掉近三十斤香豆腐的时候,他一个月能分到近五百文钱。
而日子,转眼又到了腊月了。
作者有话要说:
作者如今身处豆腐之乡,十年前刚到这里时,忍不住赞叹,豆腐的品种真多啊。
第61章 东院情购买地皮
随着腊月的到来, 黄韩两家越发忙的脚打后脑勺,而梅香和黄茂林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力,更是不得闲。
往常黄茂林背集的上午还能到韩家来看看, 这阵子, 黄家香豆腐越来越好卖,黄茂林整天都在豆腐坊里忙活。
原来只是镇上的富户和路过的客商买,后来稍微殷实一些的富农也会买。到了腊月间,各家各户都想买一些回去。隔壁镇子的一些人见平安镇越发热闹, 货物品种多且价格也不贵, 都跑到这里来采买年货,黄茂林的香豆腐又增加了一些主顾。
因香豆腐难做, 背集的早上,黄炎夏都会给他留一些水豆腐。爷儿两个早上一起出去卖豆腐,回来后黄茂林就开始做香豆腐, 留着第二天上街卖。
都说有钱没钱红红火火过个年, 一到了腊月,不管是亲戚还是族人,大伙儿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年货办好了没, 还缺哪些。
庄户人家办年货,最重要的就是鸡鸭鱼肉和油了,梅香家如今是平安镇唯一一家的油坊,不论是上街还是平日在家, 客人就没断过。
为了保证存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