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这一次轻饶了他们,往后人人效仿,一有不顺便敲这登闻鼓,撞死宫门之前,以命胁迫皇上,那皇上是不是要每一次都顺了他们的意?!”
南家次子南钰闻言毫不客气的反驳:
“若不是天大冤屈,谁会拿命来博?”
“董大人说的这般容易,什么一有冤屈就撞死宫门前,那董大人倒是去撞一个试试看?!早半年你那侄子也不会被人冤枉至死了……”
“你!!”
那董大人气得脸铁青。
他侄儿的事情是见不得光的,更可以说是极为丢人的。
他弟弟的儿子服食了寒石散死在了外面,他弟弟不肯善罢甘休,非以他侄子被人谋害为名将那“害死”他侄子的人家全部告进了大狱,可后来却被刑部判了无罪。
第223章 想拍拍她
董家之前在外四处宣扬他侄子死的多冤枉,结果后来被打了脸,闹出了满地的笑话。
他的脸皮也被踩在了地上磨蹭了无数回。
董大人只想将这事压下来,可没想到如今却被南钰当朝提了出来嘲讽了一番,那已经四十来岁的董大人险些被气得背过气去。
他颤抖着手指着南钰“你”了半天,愣是没说出话来。
南钰见状冷哼了一声,根本就不理会他,直接就抬头看着明宣帝说道:
“皇上,那宫门前所跪之人,乃是荆南太守苏宣民之女。”
“两年前的事情薄锡已招,更曾言明他们当初是怎么替换赈灾粮款,害死那荆南无数百姓的。”
“那苏宣民和荆南那些人皆是枉死,如今他们亲人来寻求公道,皇上若不受理,难免会被天下人指摘,到时候若有那败坏圣名之人,此时定然会让皇上圣名蒙污。”
“请皇上三思!”
明宣帝靠在龙椅上,听着下面吵得不可开交的那些朝臣的声音,脸上满是阴云。
他转头看向瑞王,开口道:“瑞王,你怎么看。”
瑞王迟疑了片刻,才开口说道:“皇上,我不懂得什么朝政大事,也不懂得这些弯弯绕绕的东西,可是我听过一句话,叫做君明百姓则清。”
“两年前皇上被小人蒙蔽,让得苏宣民和那些至死都守卫边城的将士含冤,此事如今几乎已成定局,薄锡也已经开口招认。”
“如今苏宣民等人的妻儿老小,他们的亲人前来告御状,于情于理皇上都该见一见才是。”
明宣帝闻言沉默了片刻,才又看向太子:“太子你说呢?”
太子站在那里,仿佛完全没有被诸人的吵闹影响。
见明宣帝问他,他神情依旧如先前那般平和,只是开口说道:
“儿臣觉得瑞王叔说的有道理。”
“那苏氏女既然敢来敲登闻鼓,甚至带人替她父亲申冤,状告薄家,那她定然是有理有据才对。”
“父皇若有怀疑,倒不如见见他们。”
“若是他们有理,父皇命人严审了就是,让百姓也知道父皇眼里容不得沙子,更不会偏袒薄家,置忠良之后于不顾。”
“可他们若是没理,或者根本就没证据就随意诬告当朝一品大员,那父皇到时候再惩戒了就是,要打要杀还不是父皇一句话的事情?”
“到时候就算父皇要了这些人的命,那些多嘴多舌、爱搬弄是非的人也定然不敢乱传半句,哪怕是百姓知道了此事,也会称颂父皇英明。”
“太子殿下说的有道理,皇上不若见见那苏氏女再说。”太傅葛彰说道。
二皇子一系的人听到瑞王的话后,就已经脸色难看。
如今瞧着太子和太傅也是落井下石,一副想要将薄家置于死地的样子。
其中和薄家有姻亲,甚至和薄翀有几分交情的吏部侍郎杜丰宝突然开口说道:“太子殿下此言差矣,如果宫门前那些人当真是为了替亲人申冤也就算了,可他们如果不是呢?”
“他们若是打着替人申冤的幌子,而有别的目的呢?!”
太子扭头看着杜丰宝:“杜大人此言何意?”
杜丰宝说道:
“太子殿下试想,这京中奉天府衙,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多的是告状的地方,可是他们为何偏偏要来皇宫之前,而且还选在宁家敲了登闻鼓后,薄锡指证了其兄还未证实这些事情真假的时候,这世间哪有这么巧的事情?”
说完后,杜丰宝扭头看着明宣帝。
“皇上,那宫门外跪着的人都是老弱病残,无知妇孺,若无人教导,无人指点,他们怎么可能会懂得拿命来威逼皇上,用天下人的悠悠众口来逼迫朝廷?”
“薄家之事尚未证实,那薄锡极有可能是攀咬薄翀也犹未可知。”
“宁家突然出现,苏氏女也来了宫门前,这一桩桩一件件,让微臣难以相信当真只是巧合而已,这其中难保不会有人故弄玄虚从中搅弄,目的便是想要置薄家于死地。”
林罡皱眉:“杜大人说这些有什么证据吗?”
杜丰宝说完后满是恶意的道:“薄锡不也是没有证据吗?”
“况且我可是听闻,那祁大人如今就在宫门口,守着那苏氏女呢!”
林罡等人都是脸色微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