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去买矿山,就由司娓娓带队。
队员就是崔小强,杨添才。
上路的时候,卫星村这边给准备了不少东西。
主要都是吃的干粮零嘴,调料粮食和灶具。
至于衣物和被子什么的,三人各自都带的有行李。
当然了,还有最重要的身份文件,卫星村村长给作保的本村村民的文书。
由此可见,朝圩村当初的决定多么正确了。
而不懂古代国情的歪国仁,没有古代身份证,不是在这个村子栽跟头,也会在那个村子栽跟着。
应祥县。
虽然同为三皇子封地,应祥县并没遭灾,县城也就没被破坏过,不管是城里的,还是乡下的百姓,哪怕日子过得穷些,好歹不用抛家舍业地去逃荒。
就算去年夏,三皇子派兵将县里的豪强王家给一锅端了,那王家上下,除了几个娃娃,都做了刀下之鬼,而依附于王家的那些官吏和小乡绅,也都各有各有倒霉法……但平民百姓只有拍手叫好的。
从前王家几乎就是应祥县的土皇帝,就算他欺压乡民,寻常老百姓自然不敢鸡蛋碰石头,忍无可忍,从头再忍就是。
现在应祥县最大的就是三皇子,而且三皇子府也会修在挨着县城的地方。
有这尊杀神坐镇,那些想贪占的官吏也要想想自己的脖子够不够硬……
而三皇子自己,抄了王家,就发了一大注横财,更不用说还有依附于王家那些人家,蚊子再小也是肉,几千两不多,上万两有的是,再添上平定五县之乱的时候剿出匪寇的贼赃,三皇子一下子从贫穷变成了富得流油。
更不用说,还有卫星村赵二郎帮忙,弄出的高产粮种,运作的好,那才是名利双收呢……如今三皇子还在犹豫要怎么才能得到最大的好处……因此对于盘剥普通小民的那丁点油水,肯定是看不上的。
官吏们加着小心,平民们的日子就好过。
三皇子府开始修建,要买石料木材,砖瓦泥坯,油漆颜料,更需要大量的匠人力工,马匹车辆……即使从京城调了五六十号人过来,也还是需要大量的当地劳力。
在三皇子府做工,那都是有工钱拿的,据说伙食也不错,春耕一过,不少乡民就争着去三皇子府干活,得了工钱再去县城买各种所需……如此算是直接拉动了应祥县城的经济。
因此有那机灵的商家,已经开始在城内买房开铺了。
而原本的小商铺,也都趁机扩大的规模,多招了人手。
县城最大的药铺子回春堂,就在最繁华的十字街上,北头数第三家便是。
自打开春以来,药铺子就一直人流不断。
天色将黑,两个人影从回春堂的后门走出来,看架势,都是疲惫不堪。
“爹,咱什么时候能回咱家呀?”
“再等两天,等你娘的病好利索了的。”
“可是……我总觉得奇怪啊。”
“有啥奇怪的?”
“那我娘的病吧,先开始吃胡大夫的几副药,还挺管用的,可稍断上一两天,就又反复起来了,会不会……”
“别胡说,叫胡大夫听见,一生气,咱俩要丢差事是小,不给你娘看病是大。”
“咱要不带上娘,去别的地方看病吧?”
“我这都说了好几回了,还不是你娘怕花银子,不肯?”
“唉,出门处处都要钱……就喝口水,拉屎都得花钱,还是咱家好啊!”
“如今咱俩在药铺打杂,出点力气,一个月挣的钱,刚刚好能抵得住咱一家的吃住。咱就是贴些药钱罢了。”
“哼,当初想得好,咱投奔应祥县的大姑家……叫上表哥帮忙,一起上省城那啥,谁知道大姑夫才看到咱们一家三口,就横眉竖眼,把咱赶出门,咱一家三口没地方去,愣是在破庙里住了一天。”
“你大姑夫是以为咱们也是来逃荒的,那会儿,他们村的日子也不好过……算了,咱不跟他们计较了。”
“不计较就不计较,不过以后这门亲,我可是不认了。”
“唉,你大姑还是心肠软的,咱们出来的时候,她不还是给了你一包吃食么?”
“哼,什么好吃食不成?那几块饼吃着味儿都不对了。”
第117章 三贴膏药
年长的叹了口气,“她也有她的难处吧。”
其实开阳县没闹灾的时候,两家人还是有来有往的。
后来闹了灾荒,他们一家住在深山老林,总共就他们一户,外人不知,那匪人自然也不晓得,且他们父子采药为生,山里那些好走不好走的路都熟悉,总能在匪人来时避开灾祸,这才能全家逃过一劫。没来应祥县给大姐添麻烦。
需知,这半年来,各村的逃荒人回到老家,自然也带回了各种各样辛酸的逃荒故事。
被亲戚嫌弃闭门不纳的故事,可是太多太多了。
年轻采药人仍然愤愤不平。
“什么难处,我看大姑家日子过得挺好,有鸡有狗,她手上还戴着银镯子呢!”
“当年姑夫生病,需要好几样草药,不是咱们顶风冒雨地去给采回来,赶了一天一夜给送到的?”
“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