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制造的150毫米口径天文望远镜,清晰地将澳门炮台上的葡人影像反馈在了目镜中。
这种带有三脚架的电子望远镜,原本是用来观察天上的繁星,不过今天被用来看红毛人,倒也看得同样清楚。
莲花茎关闸的位置,其实就在后世的澳门口岸附近。这里距离炮台所在的大三巴牌坊,不过是2公里的直线距离。这点路程对于小型天文望远镜来说,不存在任何问题,观察者完全可以在能见度良好的情况下,看清炮台上的一举一动。
之所以看镜头的马参将大呼小叫,还是少见多怪的原因。毕竟古人过惯了通讯靠吼的日子,乍一看到几里外清晰的人物动作,自然是难掩兴奋。
“呵呵,这夯货是小校出身,行事莽撞,让曹大人见笑了。”
能以这种平等态度对曹总兵发话的,自然是场上第一大佬何汝宾了。
一身官袍的何镇,正大马金刀地坐在黑檀官帽椅上。当然,以何镇的咖位,肯定是c位出道,位于城楼众将最中间的。
城楼上此刻除了卫兵,以及坐在角落,默默无闻的一些商人“郡望”之外,今天的主角肯定就是这些军将们了。
而坐在何镇身旁,这场大戏真正的幕后黑手曹总兵,闻言后自然也是一番客套:“呵呵,马参将性情中人,正是我辈武人本色啊!”
口中鄙视着没见过市面的马参将,何镇也就没有跑去城垛那里撅起屁股看天文望远镜。好在大佬手中同样少不了好玩意:一副粗大的双筒高倍军用望远镜。
双手不停把玩好东东的同时,何汝宾目光中也是满满地喜爱之意:“端地是厉害!曹大人手下这些异域巧匠,实有一军之用!”
和那些文官不同,大多数武将,不管表面如何,私底下肯定不会那么看不起工匠的——任谁亲自挥舞着武器和敌人厮杀过后,他一定对工匠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想当年何汝宾任舟山参将和宁绍副总兵时,也是亲率部曲和辖区里的盗匪、海盗刚过正面的,所以他今天在见识过望远镜的神奇后,第一时间就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异域来的能工巧匠。
何汝宾这个认知没错。因为如果大明有望远镜的话,身为高级别的战区司令,他早就应该有了。所以这玩意,一定是善于制造机关巧器的曹大人从外域请来的匠师制作的。
话说,对于技术最为敏感的职业,不论古今,往往还就是军人。当年说出“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这句名言的,就是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
“大人高见。”
一旁曹总兵闻言后赞许地点点头:“人力有时而穷,不依仗坚船巨炮神兵利器,如何克敌制胜?朝堂上那些书生坐着说话不腰疼,可吾辈是要带着底下弟兄们上阵的!”
“呵呵,呵呵。”
原本还颇有谈兴的何镇,听到身边这位草莽又开始大嘴巴喷起了朝廷文官,顿时一个激灵,不敢搭话了,赶紧举起望远镜又看起风景来......姓曹的可以无脑乱喷,他老何可没那胆子,谁让他是体制内的人呢?
差不多再过了半个时辰后,等到台上的将佐都轮流看过望远镜,今天的官方活动也差不多该结束了。于是曹总兵起身招呼大家“下楼”,准备移步去附近镇子——官兵在那里已经号下了大户宅院作为后勤总部,大伙现在发车,正好赶上午宴。
什么,不是说要打仗吗?
打仗也要先做好准备的。虽说穿越众这边包括部队和后勤物资都已经调集到了关闸左近,但是打仗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很多,这其中不光是后勤,还有一些在这个时代独有的问题,譬如说:风向。
无论是在来到这个时代之前还是之后,令一众负责军事的穿越众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天气这个因素居然变成了他们在作战前最首要考虑的问题。
在后世,人类操纵着卫星、核潜艇、隐形轰炸机、航母以及主战坦克,翱翔在天空大地和深海。在那个时代,自然环境给战争带来的影响已经被压缩到了最低,根本不是活在十七世纪的人们能想象到的。
而在这个时代,无论是海战还是陆战,随便一场大风雨或者大雾,就有可能改变一场战争的结局。穿越者不喜欢的,恰恰就是无风或者微风的天气。
要知道,接下来的这场战争,从严格意义上讲,是“明国军事力量”和外界进行的,有史以来的第一场正规“热兵器”战争。参战双方会使用大量的黑火药兵器,战场上会出现巨量的硝烟。
这一场战争很“正式”,穿越者也很重视,而硝烟,则是穿越者最讨厌的东西。
道理很简单:作为强势一方的本能,就是要将战场变数控制到最小。而对于弱势一方来说,大风大雨大雾,包括硝烟在内,都是自家绝地翻盘的有利条件。
一直以来,将手底下的黑火药军队发扬广大的穿越众,已经根据几年来无数次大大小小和土著的冲突战争,在付出血的代价后,总结出了最适合当前这个时代的作战经验:哪怕让出地利,哪怕要承担命中率下降和拉长战争时限的后果,也要尽可能选择有强风的天气和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