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吼热闹,内行听门道。
当阿隆索听到对方威胁要关闸的时候,他顿时就像被人捏住了蛋,再也嚣张不起来了。
阿隆索知道:曹将军的舰队现在还不能大批进入广东这会触犯帝国的禁忌。但是如果对方通过明帝国的官僚体系来操纵几次关闸行动的话,这应该不难。
葡萄牙人怕得就是这个。
从葡萄牙人占据澳门以来,粮食问题就一直没有得到过解决。因为澳门是个弹丸之地,而白皮们也不是为了跑来种地的,所以澳门的粮食和日用品统统是从大明购买的。
1574年,朝廷在香山县莲花茎设关闸,关上设香山寨参将专责把守,用来遥控澳门。
一开始关闸是5天一开。从香山县领到票的葡人,可以过闸去集市的明国商人那里购买粮食和日用品。
然而随着葡人的日益增多和明葡双方矛盾的积累,关闸在这之后变成了20天一开明国官府开始利用粮食供应控制起澳门来。
对于葡人来说,这一招还是很管用的,根据美洛·卡斯特罗记载:“交趾支那有食品,但在澳门西南,距离达100里格。周边的岛屿上有人居住,也能提供食品,但只限于牛,猪,鸡,鸭。”
“集市先是5天一次,然后变为2星期一次,结果澳门的一些穷人饿死了”
当时距离澳门较近的柬埔寨也能提供粮食,但是在英国人和荷兰人这一对坏种唆使下,柬埔寨国王不但拒绝了澳门神父的逗留,还不允许同船而来的澳门特使驻留
所以说,在这个时间段,葡萄牙人尽管已经在澳门盘踞了几十年之久,但是他们还是有软肋的。
而广州官场也充分利用了粮食这一软肋来和葡人打交道。
就在3年前的1625年,两广总督何士晋命令穿越众的老朋友,时任岭西道员的蔡善继同志去澳门传达总督手谕:拆毁土墙,碉堡和炮台。
而王室贵族出身的总督马士加路野不但拒不从命,还准备武力抗命然后关闸就封闭了。
一夜之间,黑市的粮价就涨了三四倍,马士加路野在葡人居民的埋怨下,最后不得不派人叩关接洽,表示愿意拆毁炮台。
总得来说,从明中叶开始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的殖民者大侵袭,官府的应对是越来越吃力的:无论这个官府是明廷,清廷,还是民国。
随着殖民者的日益强大,广州官场已经不能在澳门为所欲为了:为了抓捕一些葡人罪犯,为了拆毁炮台,一省总督不得不多次“大动干戈”般的下令对一处弹丸之地关闸断粮
实力就是实力,不是一些小手段能长期阻止的:明廷最终做出的最大行动,也无非是在1640年禁止葡人去广州城贸易。这个时候的官府,已经无力将拥有坚船利炮的葡人赶走了。
断粮断商这种看似聪明,实则被动的弱势手段,这之后被清廷一脉相承下来——辫子朝廷如此对待英法等列强的例子数不胜数,直到一鸦二鸦之后,弱者被强者彻底砸开国门,建立租界,那时候自然也没人敢断洋大人的粮草了。
而在穿越众这个位面,作为对葡萄牙人一系列恐吓威胁的开端,关闸断粮这个梗还是有点用处的。
事实上这个梗是无法实现的——穿越众不可能指挥两广总督去关澳门的闸,这样做花费的政治资源太多,而且也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广东官场没那个胆子长期封锁葡萄牙人。
然而这一点葡萄牙人不知道,所以阿隆索现在惯性认为:穿越众是有能力给澳门远程捣乱的。
在这种局面下,无论是穿越众声明要抢夺澳门的收税权,还是威胁要关闸断粮,阿隆索发现,这些都不是他一个小小的使节能决定的事。
这和他出发时得到的情报完全不一样。这股盘踞在大员的势力似乎对葡萄牙人有一种特殊的恶感。
于是,在初步了解了穿越国恐怖的工业实力和险恶的政治意图后,阿隆索决定走人了——把一切都交给马士加路野总督和澳门市议会吧,某人现在自认肩膀窄,担不住了。
至于穿越众这边,没人把阿隆索的离去放在心上。就像工地上的推土机一样,无论葡萄牙人如何应对,强势的一方推过去就行了。
还是那句话:远交近攻。穿越国对于解决葡萄牙人是有详细时间表的。
首先:关于大举进入广东的问题,穿越众是不担心的,因为历史已经明白给出了答案。
真实的历史上,由于和招安后的郑芝龙彻底翻脸,所以刘香集团开始大举窜犯福建沿海。
而郑芝龙也调动一切力量,并借助明朝官军,六战刘香集团。双方于年之间,在福建海面上展开了一系列战役:“一破之于石尾,再破之于定海,三破之于广河,四破之于白鸽门,五破之于大担,六破之于钱澳。”
而刘香在战败后逃回了广州水域——这个时候,请注意,郑芝龙的大军就合理合法地追杀到了广州洋面。而刘香集团由于要快速恢复元气,所以在这段捉迷藏的时间里,开始大肆劫掠广州商民,所谓最后的疯狂不外如是。
然后刘香就悲剧了:福建抚院与暴怒不已的两广部院、按院迅速达成了会剿协议。
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