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古代人出远门都带什么,这对于苏莹来说已经并不算是一个未知题了,在经过了木兰围场之后,苏莹总结了一下出远门要带的东西——吃穿住行最好都准备一下。
这个时代和几百年后最大的区别是人少,别看对着外面的人吹的我大清有多少多少人——当然并不是说他们说的是错的,但是在几百年后,不说其他地方,单单一个河南人口就已经将近一亿了,而在康熙三十二年,整个大清的人口也就一亿多一点。
这么多人分布在这广阔的土地上,而当时人们习惯于族群聚居的居住方式,一个村落只有一姓族群,这种情况就是普遍的,导致的结果是,大部分的土地事实上都是荒郊野外。
在这样一个没有系统的公路,没有路边随处可见的标识,没有随处可见的旅馆的地方,你不把吃穿住行全带齐了,你敢出远门吗?
有人会说,不是有驿站吗?
事实上,遇见一场雨水,遇见一个小意外,你就可能错过驿站,所以,为什么以前山神庙土地庙那么盛行,那么多那么受行路人的青睐,不就是因为这些受众人供奉的接地气的神能为过往的旅人提供遮风挡雨的一方天地吗?
这个就说远了,这一次因为要坐船,为了看看海运的基本情况,苏莹和胤禛甚至放弃了大运河而准备从海上去往目的地,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准备的东西直接减少了不少,从吃穿住行,变成了少量的吃,多数的穿,至于住行,从北京到天津卫用不了多长时间,到了船上,就更是不用担心这两点了。
可以说,这一次出门算得上是最省心的一次了。
除了这些身为之物,就是要带的人了,胤禛身为皇子排场要大一些,直接带了一队五十人的侍卫,以及苏培盛这个到哪里都跟着的挂件,还有几个跑腿的小太监。
苏莹则带了一个精通京城菜和海产品做法的厨子,又带了两个宫女,一个是从内务府分到她手上的小丫头——这个小丫头是一个刚刚过了培训期的新手,四阿哥还专门私下查了一下确认了身份的清白可靠性。
我们都知道,清朝的宫女都是包衣旗人,十三岁入宫为宫女,工资很高,在这个时代,只要皇帝不看上你,你就是皇家包吃包住的公务员。
小丫头进宫就是奔着公务员的待遇好来的,小丫头今年也才九岁,属于家里生活困难的那一拨,不过也算她们家幸运,有一个在内务府当差的亲戚,托了托关系,就被提前送到了宫里,也没想着让她干什么大事,就是去养个花养个宠物什么的,恰好四阿哥娶妻,需要人手,就到了那里。
另一个就是皇后娘娘分到她那里的宫女,这个宫女属于再过三五年就要出宫那种,这个宫女也是服侍苏祖母的老人,苏祖母平时做什么也带着她,算得上是苏祖母的半个徒弟,和苏莹的关系也很不错,也正是如此,皇后娘娘才放心的派这个人到儿媳妇身边,而苏莹这一次出门也才会特地带上这个姐姐。
苏莹并不觉得自己的文采到了可以为人取名的程度,但是小丫头的那个名字“二妮儿”已经被四阿哥说了好几次了,苏莹也就只好绞尽脑汁的想了个名字——
“海燕,来认字!”
苏莹坐在甲板上看着海燕小姑娘又被鸿雁姐姐给抓了回去开心的笑了起来,至于胤禛大爷哪里去了?
苏莹回头看看身后的门,嗯,谁也没想到四阿哥竟然会晕船不是?特别有意思,可以这么说,他们男男女女这么多人,晕船的只有胤禛一人,把四阿哥本人打击的可怜极了。
还好她带的厨子知道一些治晕船的土法子,再加上苏莹被祖母熏陶出来的一些医理知识,给他推拿按摩,再加上喝着那些汤汤水水——事实苏莹严重怀疑这是晕着晕着也就习惯了,才不晕了——三天之后,四阿哥才又恢复了他英明神武的高大形象。
这一路上,除了需要靠岸补给,他们这一行人基本上就在海上飘着。
说实在的,其实这个时候的船有点让苏莹失望,在刚看到的时候,苏莹都以为这是一艘渔船,可惜,她是错的,这就是这个时代堪称先进的海船——正规军装备的那种!
在交流过后,苏莹知道了那些宣城自己是海上霸主的船只也就是这水平之后,她才有了点海上航行的安全感。
在这个欧洲霸占海洋,都已经开始和澳洲土著、美洲土著印第安人争地盘的时代,你的船要是不先进一点,面对着欧洲的那群满脑子银子银子圣战圣战的野蛮人,还真是白送命。
从小到大受到的最大的苦也就是蹲马步的胤禛身体上恢复了,受伤的心灵可没那么容易恢复,于是他开始拉着苏莹学音乐。
音乐,是胤禛从小到大都没见苏莹碰过的东西——就是整天为歌舞剧苑跑来跑去的时候,他也没见苏莹摸过乐器,所以,他就想当然的认为苏莹不擅长这个。
事实也是如此。
苏莹上辈子加这辈子都不会任何乐器,就她本人而言,乐器这东西她当然是想学一下的,可惜上辈子没条件没机会也没学的意识,而这辈子她这辈子的一多半时间都是在宫里,那个时候,她身为苏祖母的孙女是不能行差踏错的,音乐这种噪音比较大的自然是不属于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