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倭国投降的事情结束后,这也就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到来。
然而在这其中,最为不爽的或许只有在倭国的三王了吧。
“动作快些,燕王殿下有令,所有财务,人员,粮食,必须立即进行搬离,尔等只有半个月的时间,若是胆敢偷懒者,鞭刑十下。”
倭国投降的消息,自然在第一时间,就已经传达到了倭国明军所在。
朱英亲自写下密信,告诉冯胜最后的结果大概是占据三国之地。
针对于九州岛来说,自然是整个南部地区,肥前国、肥后国、筑后国三国,为大明所要之三城。
而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冯胜立即下令,把目前所有占据的地方人员,物资,尽数朝三国进行迁徙。
对于倭国投降这样的结果,冯胜是最为舒心的,这也就代表着他可以回到大明,并且只要不以次功劳自傲,换一个富贵余生,想来问题并不大。
冯胜心中清楚,现在的太孙殿下比之陛下最好的一点,便在于容纳他人,即便是藩王,也只是安排到海外来,并没有限制其他权益,终归是有一条出路。
不过相比之下,最为难受的,就是朱棣,朱棡,朱榑三人了。
三国之割让,这意识非常的明显,这就是他们在倭国的藩地了。
这跟之前他们的想象完全不同。
最开始的时候,三人原本的想法,就是把整个倭国,至少也是九州岛进行一个瓜分。
没曾想到现在,每人就是掌控一座城池。
倭国的城池,人数可不算多,因为之前倭国早有进行过迁移的举动,目前即便是收纳倭国之百姓,加起来一座城池也不过十来万人。
包含周边的村庄来算,每座城池涵盖的人数,必然不会超过二十万。
“王爷,我们现在该如何办。”朱棣麾下大将,朱能不由开口问道。
朱棣的面色有些阴沉,现在没有具体的任命下来,不过大概率他所在的地方,可能就是倭国的筑后国了。
这里地处西部靠中,北边便是和倭国本州岛临近的丰前,丰后两国。
是面对倭国的第一压力所在。
相比之下,肥前国的位置便是十分优越,在海贸之上与高丽,大明临近,还有着自己的屏障保护,不用担忧倭国侵犯。
便是肥后国,平原众多,多产粮食,而南部的萨摩,大隅两国,现在正处于明军的统治之下,但凡有点实力的倭国武士家族。
要么是被覆灭,要么就是已经离开。
至少在数年甚至十数年内,无法形成什么威胁。
朱棣面色阴沉并未回答,而是转头看向张玉,自己麾下这个擅长谋略的老将。
张玉可不是什么泥腿子出身,本就是世家子弟,在元朝的时候,便就任职过枢密知院。
在如今的年纪,几乎什么都算是见识过了,这也是朱棣一直委以重任的大将加谋士。
看到燕王的目光,张玉立即开口说道:
“王爷,在陛下的谕旨到达之前,我们应该尽可能把所有的钱财,百姓,全部都收拢起来。”
“即便目前不属于我们的地方,也可以稍微用点手段,便是小规模出兵,末将认为也是可以的,只要谕旨一日不达,那我大明与倭国,便仍旧是战争的状态。”
“倭国在京师投降的事情,按理说已然达成,但是从京师抵达到倭国九州岛的谕旨,按照正常的行程,也须一月。”
“太孙殿下既然提前派遣人员过来传信,依末将所看,可能一个半月抵达,也并非不可能之事。”
“在这个关键点上,倭国的将士必然是有所松懈,若是此刻悄然之下袭击丰前,或是丰后,筑前任意一国,则有极大可能一举夺城。”
“退而言之,虽然筑后国的位置可能不是很好,但这未尝也不见得是个机会。”
“按照太孙的性子,自然会对倭国商业,按照京师目前的章程,进行一个大明对倭国货物的倾销。”
“我等所占据之城,卡在倭国边境,在战事不开之际,便有着遏制倭国之能,届时往来之货物,必当有王爷的一份收益。”
张玉的这一番分析,可谓是深入浅出,意义重大。
原本有些烦躁的朱棣,顿时被打开了眼界。
其实这些事情,朱棣本就应该想到的,只是因为大明同意倭国投降,导致让朱棣的许多谋划,顿时化作了泡影。
处于这等纠结之上,便也就没有了太多的想法。
现在张玉这么一点拨,朱棣顿时就反应了过来。
目前对于朱棣来说,有三部分。
第一,在倭国方面放松警惕的情况下,强行攻占一国。
站在朱棣的角度来看,可以预见在此次投降之后,他就不能再掌控这么多的军队了。
目前他的手里有十来万大军,但这之后,至少有一半往上,甚至可能更多,被重新调回大明。
这不仅仅是朝廷上的意思,也是目前麾下将士的归家的渴望,朱棣无法阻止。
唯一能做的,就是许下足够多的好处,让大明的将士在这里得到田产,女人,从而安心跟随待在倭国。
是以,即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