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下八门> 第三百四十五回:幸存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四十五回:幸存者(1 / 2)

时间不大,四个身穿超短旗袍的年轻女孩端着一个纯金打造的茶盘走了进来,茶盘上放着一套紫砂茶具。

老妇人微微抬眼看了一下茶盘中的茶具,开口说道:“你这是……松鼠葡萄十头紫砂壶?”

甄俊毅陪笑着点头说道:“还得是您老人家识货!您来了,我这连压箱子底儿的茶壶都拿出来了。”

老妇人看了甄俊毅一眼,说道:“算你有心了。”

可能很多人不了解这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我觉得在这儿有必要多说一句。

松鼠葡萄十头套组茶具是目前已知紫砂壶套组里面价格最高的,它是紫砂大师顾景舟于1959年,北京东正2005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最终的成交价为92,000,000人民币。

1955年,应人民大会堂的定制需求,顾景舟制此套松鼠葡萄茶具,做为对新中国的献礼。

作品壶身形制巨大,壶身容积达1400cc,一壶、一糖缸、四杯、四托,共计十头,杯碟成套,更有造型得西制之意的糖缸成为又一大亮点。

壶、缸、杯无论造型、装饰风格统一,营造出一个惬意、天然为伴的画面,充满了勃勃生机。品茗之时,欣赏其静中有动,别有一番情趣。

此为顾老为数不多的花货之一,亦是精品中的精品。杯碟成套,造型饱满浑厚,工手精湛老练,壶盖、壶把及流的枝干制作得也是颇得气势,松鼠葡萄纹饰细腻入微,生意盎然,布局章法得当,营造出一个惬意、天然为伴的画面,充满了勃勃生机之感。

十头成套更是难得珍稀,堪称顾景舟制壶中的翘楚。

老妇人伸手将茶杯拿在手里,没说什么,只是看了好半天才将它缓缓放回了茶盘里。

这时候,一个身穿白色旗袍的女子缓步走进了屋子,这个女子长的极美,乍一看上去就好像是刘亦菲一样。

她走进屋子之后,直接跪在了老妇人跟前小心翼翼的将紫砂壶打开,同时掰下金瓜贡茶茶身上的一块放进壶中。

她的动作很缓很慢,优雅至极,举手投足之间总有一种让人穿越回古时候的感觉。

水,不是普通的广泉水,而是取自城南南山寺的无根水。

所谓无根水其实就是雨水,据说,金瓜贡茶只有用无根水冲泡才能够激发它最纯正的味道。

茶很快就泡的差不多了,随着第一泡洗茶水的倒出,一股沁人心肺的茶香霎时间传遍了整间屋子。

对于金瓜贡茶,可能有很多人不太了解。

它是现存的陈年普洱茶中的绝品,注意这里我说的是绝品,而不是上上之品。

金瓜贡茶在中国茶界,被称之为“普洱茶太上皇”。

金瓜贡茶的真品仅有两沱,其中一块保存于杭州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北京故宫博物院。现行世的所谓金瓜贡茶,皆是后来某些茶厂的跟风之作,不足以信。

而另一块则原本在老蒋手中,可在1948年的时候不知去向,没想到会辗转落入了京城甄品斋的甄家人手中。

如果追溯金瓜贡茶的历史,它始于清雍正七年,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1729年。

当时,云南总督鄂尔泰在普洱府宁洱县,现今宁洱镇,建立了贡茶茶厂,选取西双版纳最好的女儿茶,以制成团茶、散茶和茶膏,敬贡朝廷。

清人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云:“普洱茶成团,有大中小三种。大者一团五斤,如人头式,称人头茶,每年入贡,民间不易得也”。制人头贡茶的茶叶,据传均由未婚少女采摘,且都是一级的芽茶。采下的芽茶一般先都放之于少女怀中,积到一定数量,才取出放到竹篓里。这种芽茶,经长期存放,会转变成金黄色,所以人头贡茶亦称“金瓜贡茶”或“金瓜人头贡茶”。

1963年北京故宫处理清宫贡茶,总计有两吨多。其中就有一部分是金瓜贡茶。

据中华茶人联谊会副秘书长、高级经济师王郁风先生《普洱茶与清皇朝》一文载:“本世纪60年代初,北京故宫茶库里还存放着清宫没有吃完用完的贡茶数吨,其中仍有金瓜贡茶、女儿茶、茶膏。1963年故宫处理清宫贡茶2吨多。1963年10月23日,一次偶然机会,我在北京茶厂见到这些陈年贡茶实物,金瓜团茶大者如西瓜,小的如网球、乒乓球状,茶色褐黑,不霉不坏,保存完好。茶团表面有拧紧布纹的印痕,可见当时制茶是用布包着揉紧、干燥成型的。我曾选了一个大的普洱团茶用磅秤称了一下,重量为5.5市斤,当是清代5斤重的团茶……60年代初,茶叶减产,内销市场供应不足,这批故宫普洱团茶,打碎筛细,拼入散茶卖掉了。我于1992年11月13日在全国政协礼堂偶遇故宫老专家单士元先生,曾问故宫贡茶事,据告金瓜贡茶、茶膏等仍留有样品。”据称,这些金瓜贡茶,曾有专家取了一些试泡,评语是:“汤有色,但茶叶陈化、淡薄”。这也正好印证了邓时海先生之说:“大多数的金瓜贡茶品茗高手,都公认无味之味,是金瓜贡茶的最极品。”

金瓜贡茶,现留存的实物,据专家考证,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此茶品生产厂或说成品加工者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