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就是因为她,搞得邵洋一天都心不在焉的,电脑都没敢关,差不多隔一会儿都想去看一眼。
将作业推到了一旁,邵洋第一时间点开了收件箱,然后打开了姜晓菱的回信。
前面的内容都在他的意料之中,毕竟他之前给出的提议确实是对她最合适的。她选择让自己帮忙出手,是明智之举。
但看到最后一行字,邵洋愣住了。
那女孩儿说要将邮票卖的钱给他一半作为酬劳呢!
她,是不是傻?
这是看完信后邵洋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句话。
与此同时,又有说不出来的感动。
他不知道这个姜晓菱到底是什么人?但是几次交道打下来,让他感觉到这个女孩儿为人很实诚。
或者说太实诚了,很好骗那种。
可越是这样,邵洋就越觉得不能欺骗她,不然会良心不安。
他以最快的速度回了一封信。
在信里他拒绝了姜晓菱的提议,跟她说,帮她卖这张邮票,买家会给自己百分之十的介绍费,如果她一定要给钱的话,也给他百分之十就可以了。
他一定会尽心尽力,帮办法帮她卖个好价钱,尽量不让她吃亏。
百分之五十就不必了,没这规矩,他也不能要。
最后,邵洋再次对她提出,可以直接手机联系,如果方便的话,最好也能留个电话号码给他。
姜晓菱的回复也非常快,可以看得出她一直在网络那边等待着。
她在信里说,自己没有电话,和他的联系方式只能采取现在这一种,实在是没有办法。
另外她又问邵洋,如果自己有别的东西是不是也可以托他帮忙找人鉴定?
到时候产生的费用她也可以按照要求给他。
有杨伯伯在,这对于邵洋来说算什么事?他自然愉快的答应了。
办完了这件大事之后,姜晓菱睡了一个好觉。
早上起来之后,随便找了一个借口说想出去转转,然后就出了家门。
此时距离过年已经没有几天了,虽然此时的大家依然很穷,可街上还是比平时热闹了一点。
时不时的能看到几个行人或者挎着篮子,或者提着布袋在路上行走。
一看就是在采购过年用的物品。
姜晓菱沿着家属院门口的那条路慢慢的走着。
走过了粮店,菜店,供销社,一直走到了煤场后面的那条偏僻的小路上。
他们这个街道办事处下属的废品收购站就在这条小路的尽头。
这地方姜晓菱一直都知道,可是两辈子却是第一次来。
她顺着小路走到了收购站的门口,站在那个油漆剥落,已经带出了锈迹的铁门前,不由得有点踌躇。
来之前她是已经想好了借口的,就说自己弟弟快要上小学了,想来看看有没有旧课本之类的,想买一套让他先学学。
可真到这里了,顺着这半敞着的破旧大门朝里面看进去,姜晓菱看了半天,里面连半个人影都看不到。
偌大的一个院子空荡荡的,除了靠墙的地方堆着一堆明显是还没来得及整理的,乱七八糟的废木材,烂石板外,就只有几张破纸,被风吹的打着旋儿的在空中飘。
看上去又冷落又荒僻。
一眼望上去,就是个被遗忘的角落。
姜晓菱上辈子虽然父母的过早离世对她的打击很大,可是在工作方面,她其实比一般人顺遂很多。
父亲去世她就接了班,有杨伯伯的照顾,进厂后直接就进了厂办。
虽然至始至终都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干事,可工作环境,接触的人,包括做的事,都是相对比较优越的。
机械厂本来就是众人眼中很难进的好单位,她的工作岗位更是不知道被多少人羡慕。
所以,即便自己没有察觉到,其实她的骨子里还是有这种优越感的。
以至于不管在家里想得多好,可真到了这个环境,面对着这破败的,和上辈子她的工作环境完全没法比的地方——
姜晓菱还是有点犹豫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女人从里面走了出来。
她大概四十多岁的样子,面容憔悴,睡眼惺忪。
应该是缺觉的缘故,她的眼下青黑一片,因为营养不良而如同一团干草般的头发胡乱的扎在脑后,瘦得凹陷下去的脸,显得颧骨凸起。
总之,看上去就是一副很颓,无精打采的样子。
她耷拉着眼皮,路都不看,径直走向了铁门,伸手就要关门。
无意间的一抬眼,猛然看到了站在门口的姜晓菱,顿时吓了一跳。
她紧紧的握住了铁门,警惕的问道:“你是谁?站在门口干什么?”
姜晓菱赶紧挤出了一个笑容,解释道:“大姐,我想问问这儿有废旧书吗?我想看看能不能找到别人家不要的课本。”
那女人将她上下打量了一遍,然后朝里面偏了偏头,说了声:“进来吧。”
说完,也不关门了,走在前面给姜晓菱带路。
走进了院子,姜晓菱才发现这个废品收购站比她想象的要大的多。
她从门口看到的那个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