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圣宗耶律隆绪,(公元972年1月16日~1031年6月25日),契丹名耶律文殊奴,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人,辽朝第六位皇帝(983年—1031)年。辽景宗耶律贤长子,母承天皇太后萧绰。
乾亨四年(982年)嗣位为皇帝,改元统和,改国号契丹。母承天皇太后萧绰奉遗诏摄政。室昉、韩德让及耶律斜轸、耶律休哥等以为辅佐,和辑契丹贵族,任用汉人士大夫,积极整治弊蠹,改革法度。统和四年(986年)辽军大败宋北伐之师,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亲征,屡败宋军订立“澶渊之盟”。两朝各守旧界。此后一百多年,辽宋未大战。为制扼宋,对党项施以拉拢之策。
统和二十七年(1009年)正式亲政,在位期间,对内实行改革,大力整顿吏治,任贤去邪,仿唐制,开科取士。加强汉人在统治集团中的成分和作用。使辽朝达鼎盛。对外实行联合党项抗击宋朝之策,向周邻扩张。
他精射法,晓音律,好绘画。所作曲达百余首。汉文化修养颇高,史称“道、佛二教,皆洞彻其宗旨”。1031年驾崩,葬庆陵。然而此时,这位辽国的“千古一帝”在自己的铺着灰色狼皮地毯的,绣着金色丝线的,同时由四个纯金的上面雕刻着几只正在追逐猎物的狼的大帐篷里大发雷霆。那是他的“王帐”是他的日常起居之所也相对于他的“办公室”和“会议厅”。他的帐篷从外部的外观看和其他契丹人的帐篷别无二致,只是大了6倍之多,至于外观上则是和蒙古包一模一样。王帐之内他站在用朱红色漆料制作而成的三级的台阶上,身穿棕色的貂皮大袄头上戴着一个一样颜色的貂皮帽子。台阶的正中央是个可以坐下3个人的大椅子,椅子是长方形的身子供人坐在上面,左右两侧是两个长方形的扶手可以让人把手放在上面。靠背是半个扇形。通体鎏金,上面铺着雪豹的皮子。那是他的王座。王座和台阶是一体的。一起在王帐的最中央。他就站在王座的正前方并且是正中央的位置。背对着王座站着右手拿着一张羊皮纸对下面的大臣怒目而视,下面的大臣个个身穿由毛牛皮或狼皮制作成的大袄。佩戴手腕和小腿的白银色的护甲和胸甲,右边的腰上悬着长长的弯刀也没有刀鞘就那样直接挂在腰上。大臣左右分开站成两队,每一队12人。
此时的辽国中央的那些文武大臣个个低着头不敢看此时正对他们怒目而视的皇帝陛下。而皇帝此时除了愤怒没有别的情绪了,这些年太后逐渐放权给他,他终于渐渐地从一个“儿皇帝”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皇帝,无论是整顿国政还是借着“汉化改革”完善辽国的科举制度的机会来扶植亲信架空太后同时发展国家的综合国力,他都是顺风顺水,如有神助。可是,居然在铁崖城这个“阴沟”里翻了船。死了个将军是对他来说倒是小事,可是,让太后**东山再起的话那么以太后的威望自己就只能乖乖地当个“儿皇帝”当到死了。他的母后是个贤明的皇后不假,可是,一来,没有人喜欢被约束一辈子,更何况是九五之尊的帝王。二来,贤明的皇后可并不等于合格的母亲。权利和亲情本来就相互冲突,他从小熟读史书,吕后如何对待刘盈、武则天如何对待她的儿子们、李世民如何弑兄囚父,他从未有一刻忘记。作为儿子他当然爱她的母亲,
抛去帝王的身份他可以没有丝毫迟疑的对着这个女人端来的任何食物大快朵颐,可是,一旦想起“九五之尊”这四个要命的字来,再略微想一些前朝旧事也实在不由得他不去怀疑这女人的乳汁是不是有什么慢性毒药。当然,这些话他只能说给自己听,作为帝王他还是要给子民立一个“孝子”的榜样,不然大家都有样学样的做不孝之子,那么,他这个天底下所有人的“父亲”不就危险了吗?现在的他对着底下那些个低头不语的大臣们怒吼;“我给你们建功立业的机会,你们就给朕看这样的战报?几万大军,这么长时间拿不下一个书生驻守的城池?还搭进去一个武将?”面对皇帝的质问有一个武将开口狡辩说:“我们不是毫无进展。”皇帝直接把战报狠狠地甩到他脸上怒气冲冲地说;“你当我瞎了吗?”“皇兄不必着急,且待臣弟去会那书生一会。”就在耶律隆绪怒不可遏之际在王帐之外传来一声如同惊雷般粗狂的声音。只见此人皮肤黝黑,虎背熊腰,单单是一个手掌就是普通成年男子的两倍浑身上下长满了爆炸性的肌肉,肱二头肌就是普通人的3倍,左眼没有眼珠子,一道两指宽的伤疤在刀削般的脸上斜斜地躺着从左眼一直到鼻梁。身高大约260cm,背上背着一把180cm长的大刀。此人名叫耶律龙是耶律隆绪众多堂兄弟之一,勇武非凡,耶律隆绪还是太子时他就负责耶律隆绪的护卫工作。兄弟两个很是要好,耶律隆绪也非常器重他,让他负责防备日渐崛起的西夏成为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他早就听说西北的铁崖城有个书生让辽国的几万大军寸步难行,早就想会会这个“不教胡马度阴山”的书生了,自己这个战功累累的兄弟愿意去打这一场仗自然再好不过,一来,他勇猛异常几乎无人能敌,二来,他的军队大部分是由他自己抢来的奴隶组成的不需要付出什么成本。对,辽国有奴隶制度,叫做军奴,所谓军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