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请牢记:,
第103章 两年后(一更)
两年后,一九七六年。
“李教授好!”
“李教授好!”
从院里进来之后,一路都有人向他问好,对他都十分尊敬。
两年的时间过去了,李山靠着实验室每隔几月便出一项研究成果的惊人速度,成功在研究院里名声大噪,上至教授下至研究员,没有人不知道他这个人的。
原先他少有人问津的实验室,现在也已经成为了研究院里人人都想要进去的地方了,原先给他算是当助手的研究员小陈因为一直跟在他身边,被他言传身教,现在也差不多可以独当一面,就算李山不在实验室,也可以把实验室里的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了。
两年前他实验室的第一个项目便是“全空冷式水轮发电机组”,历时几个月,在两位教授和一众第一次进入他实验室的研究员的共同努力下,第一次试验便运行成功。
之后在机组水头变化确定好了,又分析接下来的运行方式后,完成最终调试,没几个月之后便投入运行,成为了他们研究院当年对外召开的重大研究成果。
而经此一事,他也成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更因为他那惊人的研究速度,让院里众人对他心服口服,在研究遇到瓶颈的时候,更是时常来找他请教,丝毫不在意他们作为前辈来向他这么一个年轻小辈请教问题有什么难堪的。
除此之外,院里的资源更是向他倾斜,好在少有人因此不满。大概这也是因为研究院里大多都是一心搞科研之辈,在看到他能出成果,自然也就不在意院长资源对他倾斜了,反正在他们眼里只要没有浪费资源就行了,资源谁多一点谁少一点又有什么呢?
甚至还有的教授担心他实验室资源不够,为了让他能多研究出成果来,竟心甘情愿地把自己实验室的资源分给他,当时实在是让李山感激的很。
“国内首台3200兆伏安短路试验发电机。”
“国内首台210兆瓦超高压汽轮机。”
“国内首台600兆瓦亚临界烟煤锅炉。”
“国内首台650兆瓦核电汽轮发电机组。”
“世界最高参数1000兆瓦二次热锅炉。”
“世界首台核电机组蒸汽发生器。”
两年时间加上最初的全空冷式水轮发电机组,他一共拿出了七项研究,当然,由于他所处的研究院便是电力科学研究院,他拿出的这七项研究自然是全部都与电有关,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他虽然是来自星际时代,但是这个时代重要的研究理论,在他那个时代不过是一带而过的常识,中间的推理研究过程早就没有了,就像这个时候小学教一加一等于二的时候,不会费心再说为什么会一加一等于二,其中的原理到底是什么。
而他要将原本脑子中的这些“常识”化为研究成果也是费了一点功夫的,毕竟中间缺少的推理研究过程全都要他自己补上。
好在他到底他本就对此涉猎颇深,这些于他而言并不难。而他这两年只拿出七项研究也是因为这些实验成果也都是要从零到有一个零件一个零件地组装起来的,就算他对从开始到结束的每一步要怎么做都烂熟于心,也照样缩短不了时间,毕竟他不是神仙,不可能袖子一挥,脑子里的东西就出现了。
而两年时间过去了,他的研究也遇到了瓶颈,倒不是他自身的原因,而是当今国家科研基础实在是太薄弱了,他脑子里倒是有不少更高等级的东西可以拿出来,但是拿出来却造不出来。
就比如因为他们国家没有标准的制造机床,而许多核心部件制造精度的毫厘之差,都会给整个实验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所以这些部件就必须由工人一点一点手工打磨出来,中间耗费的时间就不必说了。
就比如之前他在研究一项水轮机组的实验的时候,其中的推力轴承的镜板,先是由工人在立式车床上粗加工,然后再用几十斤的镶乌金的重盘人工研磨,最后再垫上金丝绒布加研磨粉一点一点细心抛光,这个过程全赖人工。
所以现在李山的研究被这些基础零部件给制约住了,他要是想继续把那些更高等级的东西拿出来,就必须先去把机床等基础设施升级了,而谁又知道再升级机床的时候,又有什么会制约机床升级呢,到时候说不定他还得再转头去研究制约机床升级的东西去,一环扣一环循环往复,那么他要研究的东西就实在是太多了,饶是李山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把所有行业的基础设施全部都得研究出来。
所以他现在的打算是想离开研究院这边了,去研究别的了。他这些个研究成果都与电力相关也只是因为他进了他们这个电力科学研究院,而不是他只会这一些,他当年学的最主要的一门课程可是机甲制造,相比于这些各式发电设备,他更擅长的是武器等精密仪器制造。
而现在因为他这两年拿出来的研究成果,他们国家在电力设备这一小块上,在世界上应该也算是独占鳌头了,只要他们不把技术公布出去,短时间电力设备这一块是不会被国外超越了,也正是因为这个,他才有了去研究其他领域的念头。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