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寡妇忍不住感叹“以前穷的时候,赚一文钱都千难万难,如今不缺钱了,反倒觉得赚钱容易了,你说奇怪不奇怪?”
这就好比问人,是一到一千的距离远,还是一千到十万的距离远一样。
季妧的答案自然是前者。
当你手里只有一文钱的时候,想把这一文变成一两,跟白日做梦差不多。
因为起点低,没有资本、没有经验,更没有犯错的资格,一不小心就会赔得血本无归。
但当你手里有了一两,反而轻轻松松就能滚成十两、百两,甚或更多。
这中间不单是资本的积累,还有阅历的丰富、眼界的拓宽,以及人脉资源的聚集。
这些道理说给谢寡妇有些困难,但季妧并没有敷衍,而是逐条分析给她听。
谢寡妇虽然一知半解,但在努力消化。
妧丫头说的对,人要不断进步才行。季连松都开始识字认数了,她也不能落于人后,这样才能帮妧丫头管好卤香坊和酱菜园。
聊着聊着,日头到了正中,女工们纷纷停下手里的活,拿着碗去小食堂吃饭了。
谢寡妇让季妧留下一起,季妧摇了摇头,说回家还有点事。
从卤香坊出来,刚转了个弯,就听到背后传来一声妧丫头。
季妧回头,有些意外,杨氏竟然还没走。
“我……我想跟你,说件事……”
季妧还以为她要跟自己说进作坊的事,没想到并不是。
“就是你给大宝做的那个书包……我能不能做了,拿去卖……”
季妧有些意外“这主意是你想的?”
为难成这样,就是为了这事?
杨氏赶紧摆手“不、不是我想的,是明方,明方给我出的主意。”
季明方是个很孝顺的孩子,从他听从杨氏的话,把关于腿伤的秘密藏了那么多年就能看出。
虽然自打事情揭开后他再未对杨氏妥协过,但看着杨氏郁郁不乐,心里也不是滋味。
关于进作坊的事,杨氏在季雪兰之后也找过季明方,希望他出面跟季妧说项。
只不过季明方和季雪兰立场一致,对于她不合理的要求根本不会答应。
杨氏被儿女先后拒绝,愈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这段时间都不咋和家里人说话。尤其和季雪兰的关系,更是僵到了极点。
季雪兰每天从早忙到晚,根本顾不上这些,抽时间开解过杨氏,见她还是钻牛角尖,也就由她去了。
季明方时间多一些,得空一直在琢磨找些什么事给杨氏做——这是他的切身体会,有事做,人就不会胡思乱想了。
瘦猴抢书包一事给了他启发,他记起村塾里许多学童都眼馋过大宝的书包,而杨氏手工不错,绣花虽一般,但勉强也够用……
于是昨晚从季妧家回去便把想法跟杨氏说了。
季连松和季雪兰一致表示支持。
杨氏有些不自信,经过全家反复劝说和鼓励,才打算试试。
她是打算直接扯步开做的,但季明方坚持让她过来跟季妧说一声。
她不好意思上门,这才来找谢寡妇,想托她在中间传个话,没想到就碰上了季妧……
听完前因后果,季妧失笑。
“当然可以。”
得到允许,杨氏终于没那么紧张了,似乎还想挤个笑出来,但因不常笑的缘故,有些怪异。
季妧主动问她,知不知道怎么做。
杨氏示意自己知道。
“大丫想要……大宝去我家时,我也打量过……”
胡家那个细妹办了个什么识字班,召集了一大群村里的丫头。大丫有事没事也会带着妹妹们去凑热闹,倒还真识了不少字。
她确实羡慕大宝的书包,不过从未开口问家里人要过,毕竟她又没有书,也不用去村塾。
还是季明方注意到了她渴望的眼神,然后跟杨氏说的。
季妧点了点头“那你是打算一个人做?”
杨氏被她问愣了。不是一个人,还能几个人?
季妧试着建议“咱们村里有几个针线活好,但碍于身体或其他原因,没能进成作坊的婶子大娘,你可以把她们组织起来一起做,人多力量大……”
杨氏道“明方也是这样跟我说的,不、不过,找那么多人,万一卖不出去……”
村里谁家得块布不想着做衣纳鞋,哪有舍得给孩子做书包的?更别说买了。
“在村塾肯定不好卖,去镇上和县城的学堂书院,不愁没销路。”
见杨氏还是担心赔本,季妧干脆道“这样吧,我先跟你订二十个。”
杨氏吓了一跳“你要这么多书包,做啥,大宝都有了……”
大宝确实有了,但大宝的同学还没有。
季妧也没想到一个书包会给大宝引来麻烦,虽说小孩子的矛盾可大可小,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就算没有这茬,纯粹赞助一下村塾里的孩子也无不可。
“你只管做就行了,我自有用处。”
还没开张就来了这么大笔生意,杨氏激动之余,也开始琢磨找人合伙之事。
季妧回家吃过午饭,又歇了个午觉,便拿着几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