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6年1月30号。
除夕。
和以往的除夕并不相同的是,海宁在看到黑月一如既往的晒电池仪式的同时,并没有忙着去回忆和总结当年发生的事情。
因为就在本月,许多关系到未来战争进展事情也发生了,这让他不得不多浪费一些时间去认真的分析一下。
有意思的是,与他一起参与这次分析的,还包括三位远道而来的奥地利公主。
此时的海宁已经游荡到了俄国境内,就在他之前遭遇过刺杀的察里津附近停留了下来。这个地方距离奥地利其实也谈不上多远,但三位公主的年纪毕竟不大,所以这仍然是一场辛苦甚至有些危险的长途跋涉。
所以,海宁对她们的不仅仅表示了欣喜,甚至还表示了感激。这三位公主分别是玛丽亚-特雷莎女皇的次女玛丽亚-安娜,四女儿玛丽亚-克里斯蒂娜和吴女儿玛丽亚-伊丽莎白。那分别在1738年、1742年和1743年出生,如今分别是17岁、13岁和12岁的年纪。当然再过几个月,这个数字就将变得更显适宜婚配。但海宁其实也很清楚,在原本的历史上,只有克里斯蒂娜这位绰号**的公主在成功的嫁了出去,剩下两位都去做了修道院长。
这意味着,她们本人在婚姻这种问题上可能是不太积极主动的。而她们如今之所以对他海宁纠缠不清,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很有可能就是父母的唆使和奥地利宫廷的期望。
换而言之,海宁虽然可以利用这种背景与其中的一人甚至多人结成伴侣,或者干脆和她们三个都保持不清不楚的关系,但那样的感情对海宁来说和欺骗并没有太大区别,对家庭来说也会衍生出很多危险的隐患。
所以,海宁与她们之间的交流仍然贯彻得小心翼翼的作风,只是在过去的某些所谓的国家大事之时,他的话语比以前更加犀利所以显得更加接近问题的本质而已。
在半个多月前的1月13日,英国人和普鲁士率先缔结了《白厅条约》:规定双方负责在德意志境内维持和平,并以武力“对付侵犯德意志领土完整的任何国家”,保证英王在德意志的汉诺威领土不受侵犯。
当然,条约的实质内容当中还有必不可少的一条,那就是英国人给普鲁士支付了一大笔财务津贴。这些金钱将主要用于战争费用的开销,准确的说普鲁士这个国家以雇佣兵的身份整体出现在了欧洲的政治当中,这在当时的德意志地区内,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
要不然海宁也没有充分的利润去和腓特烈大帝订立那样的秘密条款。
不过现在,秘密条款什么的,显然不如这条《白厅条约》更让那位一代帝王感到兴奋了。
只不过他还没有意识到这款条约的签署将会很快带来更多的欧洲剧变,反应于英国以及普鲁士为敌的国家,比如法国和俄国,都有了更加充分的与奥地利结盟的理由。
腓特烈大帝曾经亲切的描述普鲁士和法国之间的关系,说他们就像是娶了奥地利家的表姐妹花一样,属于连襟关系。当然他所说的这个迎娶实际上是领土的剥夺,因为前者从奥地利那里割取了西里西亚,而后者则通过政治手腕得到了洛林公国。
洛林公国其实并不属于传统的奥地利势力范围。他离法国太近了,历史上曾不止一次的,同样也是不可避免的受到法国人的影响。
如果从源头开始审视至今的历史,洛林的发展轨迹大概和曾经属于哈布斯堡王朝的勃艮第差不多。两者大约都是从一片混乱的松散管辖区中出现了一些更小、更连贯的领土。没有任何明显的王室传统,这使它更明显地成为东法兰克和西法兰克之间的边界地区——这两个地理概念是属于查理曼大帝时期的,大约相当于晚唐五代那个时候——其国王们更关心的是维护自己的威望,而不是想办法划定明确的边界。
进入中世纪后,洛林和整个莱茵河下游流域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法国和德国的国王保持着距离——这或许是他们知道十八世纪还能够保持独立的历史根源之一,但实际上也是他们手下不断融合之前的最后时光。
洛林的主要领主在911年取得了王公的地位,以与东法兰克公爵平起平坐,但在八年后并没有像他们那样接受奥托王朝的统治。相反,洛林仍然与西法兰克的加洛林王朝保持联系,并在922年后卷入了他们的内战——这里的内战指加洛林王朝的傻瓜查理和卡佩王朝的罗贝尔一世之间的王位争夺战——这使得奥托王朝能够在925年宣称拥有对洛林的宗主权,但这一事件也加深了洛林领主关于洛塔林吉亚遗产应该获得独立地位的观点,这使他们有别于其他德意志领主。
就这样,这个位于法国和德意志地区之间的过渡地带里,也诞生出了一个意识也同样有些过度的公国。
但随着周边势力的不断蚕食,洛林公国的领土正在逐步缩小,以至于在200多年之后的21世纪,它只不过是法国的一个行省而已。
但是在18世纪拿下这块领土,对于法国国王来说,仍然是一向可歌可颂的伟大成就。而且相对于法国人的脾性来说,政治交换这种东西显然更符合他们的胃口,他们认为自己是智慧的、浪漫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