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
燧发线膛枪的密集火力拉响了总攻的琴弦。
随着铅丸子弹的喷射而出,80米开外的英国方阵鳞次栉比地倒下了一批人。英国人随后开始还击,但他们的火枪几乎无法伤害到战壕里的环球集团士兵。
这个时代的燧发枪,即便使用线膛技术,精准度也难有保障。何况英国人并没有广泛的使用这一技术加上距离偏远,很多子弹甚至没能够达到预想当中的目标距离就已经坠落在地上,因此他们根本无法给敌人带来有效的杀伤。
线膛枪的另一大好处就是有效的增加了射程。这个射程的增加并不是盲目的,正如之前所说的那样,它也保证了准确度。
换一句话来讲,单从装备上来说,英国人的水平距离环球集团差了一个等级。所以这虽然谈不上是完全的降维打击,但是至少也达到了英国人狂虐印度土兵的水准。
相对于法国人来说,英国在印度的盟友战斗力更差一些,虽然马拉塔帝国的士兵素来以骁勇善战而闻名天下,但法国人所影响的区域内,很多百姓都是人手一杆火铳的。所以他们能够迅速的拉拢起一支具有战斗力的印度民兵队伍。
这是都不列斯当年引以为傲的制度设计,不过他的这些堆积力量的手段,最终输给了那个以奇袭得胜的克莱武。
但现在,双方是阵列而战,即便是克莱武,也无法在如今的战场上发挥作用了。
砰!砰!砰!
随着战壕里再一次传出一连串的枪声,冲在最前面的英国方阵当中的第二排士兵,也渐二连三的倒了下去。
他们倒下的是如此整整齐齐,以至于刚才还有些木讷的英国军官们,所以越发明显地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了。
“对方的枪法实在太准了。”克莱武的身边,一位英国军官有些惊恐的自言自语道。
而不远处,曾经在缅甸战场上见识过环球集团威力的史密斯,正在向他们的总督桑德斯解说环球集团的厉害之处。
“他们的火铳显然比我们的更准。你也看到了,士兵们都是成排成排的被击毙的。这在以前的战争当中是不可想象的,就算距离再近,敌人的火铳也有可能打偏甚至臭火。但环球集团呢显然没有。”
桑德斯很清楚,史密斯所描述的情况虽然有些极端,但那只是在语气上试图更有气势的来说服自己。这并不是影响客观事实的行为。而且他也已经清楚的意识到,相对于其他战斗来说,冲在最前面的那排士兵,目前所展现出来的距离和阵亡率确实是不正常的。
这确实意味着对方的火铳具有更好的瞄准性能。
“冲锋吧!”
在克莱武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桑德斯就发出了更改了自己原有的命令。
此时,这位其实还谈不上富有经验的指挥官,根本没有意识到形势的恶劣。如果再不发起冲锋的话,巨大的死亡率将很快摧毁士兵们维持阵型的意志。
甚至,在桑德斯的命令送到前沿的过程当中,就有一个方阵的士兵因为环球集团的第三次齐射而陷入了崩溃。
特莱武的位置刚好可以清晰的看到,位于那个方阵后排的几十名士兵此时正在疯狂的逃窜。而对面的敌人似乎也被他们的这种行为所招惹,此时正疯狂的向逃跑的士兵进行扫射。
这枪声密集的如同炒豆一般,依照当时燧发枪的水平来说,除非有足够的数量,否则是很难达到这种击发频率的。但是,战斗打到现在,克莱武已经能够清晰的观察到,有些敌军的士兵几乎每隔半分钟就能够从战壕里露出头来进行射击。
要知道,此时的燧发枪虽然在射击频率上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仍然需要在射击完成之后重新装药。这个装药的过程并不仅仅是填充子弹,还要填充发射用的火药包。
而且用通条将两者进行压实的过程,仍然是绝对不能省略的必要步骤。除非英国人换装某些比较奇特的火枪类型,否则这些都是他们被限制火力输出的重要桎梏。
但对方似乎就没有受到这种限制的影响。
当然,英国人实际上也是可以做到相类似的输出效率的。如果能够给正是士兵配备3~5名的辅助人员,并让他们完成装药的步骤,同时再搭配相应数量的枪支,那么,他们也可以像对面的土拨鼠一样,用极高的频率进行射击。
但在此时之前,英国人的经营尚且比不过法国人,他们即便能够找到足够多的人员,也无法配属如此之多的枪支。何况让那么多的土兵熟悉枪支的操作,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和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按照常理来说,环球集团也没有能力去解决才对。
即便对方也是拥有蒸汽机的强大实力,其水平似乎也应该和英国不相上下才对,那又怎么可能会在战场上表现出如此明显的优势?
克莱武有些疑惑不解。
但很快,他就已经顾不上考虑这些了。
随着桑德斯的命令被传达下去,同时也因为前线的士兵意识到了对方火力的强大,如果不尽快散开来发起冲锋的话,他们不光会面临失败更会面临死亡。
因此命令还在传递的过程当中,这些人就已经自觉地发起了冲锋。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