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季雨时揉着额头,面无表情地盯着手机短信页面。
季晏一次性转来了700万,如果他没猜错的话,这恐怕是《迷雾》这张专辑的全部分成。
到现在,他所谓的“欠债”只剩不到1000万。
季雨时去DW娱乐找过季晏,可季晏不愿意见他,打电话过去也是拒接,季雨时只能去找季晏的经纪人叶莺,可那个女人的语气比表情更冷:“季先生,既然你们没有从小一起生活过,习性/爱好都不相同,那确实没必要维持表面的兄弟关系。”
这些话没有一句是季雨时爱听的。
季雨时正烦躁的时候,助理叩开了门:“季总,季软先生的工作室有一笔待汇入的资金。”
季雨时眉头皱起:“又有?”
这个月才刚到月底,他停掉季软的资金权限还没满一个月,季软那边已经要求汇款三次了,季雨时明明记得季软的收入不低,娱乐圈又是个来钱快的行业,季软工作室成立后的一部分投资一直由季氏负责,出于对季软的信任,季家兄弟并没有多过问。
可现在,季雨时发现,他问一问或许更好。
“这次是什么?”
“置装费。”
季雨时提笔的手顿了顿:“什么?”
“置装费。”助理抬高声音,又说了一遍。
无论是资金一栏上的80万还是置装费这个名目都让季雨时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明星确实需要排场,这一点季雨时也明白,可一场晚会就要花掉80万置装费,这在季雨时看来都有些奢侈了。
季家夫妇去世后,季雨时兄弟还是有过一阵苦日子的,尽管季家重回A城首富的位置,季雨时每天经手的资金也堪称庞大,可因为小时候那段经历,他对数字有足够的敏感度。
还有一点,季雨时抿唇,表情深沉。
80万……工作室那边真的拿不出来吗?
季雨时低下头,视线里的700万转帐在这一刻显得尤为讽刺,因为仅这一个月,由季氏拨给季软工作室的资金就不止这个数目。
亲兄弟之间可以不计较——前提是没有对比。
季雨时脑海中不禁浮现了季晏刚被认回季家时的样子,畏畏缩缩,连视线都不敢和他们对上,季雨时从他身上看不出一点季家人的风范,对比之下,季软则要大气许多,但……那只是因为季晏生活在和他们完全不同的世界。
季雨时搁下笔:“置装费你让他自己处理。”
“DW娱乐那边,多追加一点投资。”
助理听完安排正要出去,季雨时又把他叫住:“把季软工作室这几年的账目整理出来给我。”
从“翼”和季软新专竞争的风波以来,季雨时便格外关注娱乐圈发生的种种,工作之余他也会刷刷微博,粉丝常用的术语他看不懂,但是明星的口碑如何他还是能看出来的。
Night音乐盛典季雨时特意看了直播,歌迷们对“翼”两首歌的夸赞他看见了,季软粉丝一直在diss季晏碰瓷的事他也看见了,那个词是怎么说的?登月碰瓷,季雨时上网搜了好一会才明白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弹幕上,一直有粉丝在强调,“翼”四位成员的造型总价连季软一套定制的十分之一都不到,季晏也被嘲笑“寒酸”。
季家人,居然会有被嘲笑寒酸的一天。
……
季晏几人刚到公司,就被告知自己多了一笔置装费。
他们的感想是:“老板抢银行去了?”
DW娱乐在业内一向以节约而著称,季晏谢鸣轩他们平时露面都穿的私服,几人家境都一般,平时的造型以舒服居多,只有参加活动时会考虑奢牌,他们的置装费在业内一直属于比较低的。
当然,随着《迷雾》逐渐打出了口碑,“翼”的造型慢慢开始有品牌赞助了,Night盛典四人的造型都出自潮牌Lix,盛典结束后,Lix官网的同款服装一售而空,其他服饰品牌也来找叶莺谈合作,不出意外的话,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几人都不必为借衣服这件事担忧。
可就在这个时候,老板居然愿意多出置装费,简直不符合他一贯抠门的人设。
季晏几人觉得,可能是《迷雾》这张专辑真的赚得多,就连资本家也舍得大放血了。
“跨年演唱会,《时装》封面拍摄,手表代言……”陆苇一项一项列着“翼”最近的工作,“年底好忙啊。”
除了组合活动外,他和季晏还各有一档综艺要参加,《天声歌者》和《声之战》都已经接近尾声,预计年底之前都会结束,也因此,叶莺在年末给几人安排了足足三场演出活动。
谢鸣轩和方屿都凑过来看行程安排,季晏却默默缩到靠窗的角落里,捧着一张信纸,凝神思索。
“别顾着回你那信了,来看行程表。”
“等我回完。”
“季老师的笔友又来信了。”
季晏那封回给歌迷的信寄出去之后,接下来,每隔几天,他总会收到一封对方的来信,交流彼此在音乐上的心得,季晏隐约觉得,对方可能是圈内人士,因为对方在音乐上的见解比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