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0 章(1 / 2)

徐妍可不关心徐世成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只要知道他眼下过得不好就行了。

时间来到2月底,南方的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开始逐渐减少,小部分地区已经停止了降雨,不过多数地区还是会时不时的下雨,但顶多就是小到中雨,大雨和暴雨却是几乎没有的。

与此同时,南部地区的气温也开始有所回升,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转变。

3月初,京市逐步将北岸新区的一些建筑改造成农业大楼,并扩大温室大棚的种植面积。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内部的蔬菜供应紧张问题,但事实上蔬菜的价格依然居高不下,水果就更不用说了。南边被淹了大半地区,别说水果了,人没事就算不错了。

至于从国外进口,这一波极寒天气,哪怕是靠近极圈的毛熊国都损失惨重,其他国家就更别提了。

许多民众被逼无奈只能选择自己在家里种菜,一时间相关的种子、土壤、肥料都供不应求,销售极其火爆。

不止是种菜、种水果,还有各种菌类、香料,甚至是养殖家禽、牲畜的都有,华国人的种植天赋算是彻底被激活了。

唯一值得庆幸的大概就是电费和取暖费的价格没有大幅度上涨,但各处管网的后续维护费用也在迅速攀升。很明显,持续不断的低温还是对基础设施造成了一定损害,各大城市都不约而同的加快了地下管廊的建设。

市面上的各类粮食都肉眼可见的减少了,而且价格也变得更贵了。

毕竟眼看时间已经进入了四月,南方地区的气温仍然徘徊在零下十度左右,这个温度种植耐寒、喜寒的作物或许不错,自然界里也有一些动植物习惯于寒冷的气候。

但更多的植物并不适应这样的天气,再加上早前的洪涝灾害,几乎让年前9、10月份播种的冬小麦等粮食作物近乎绝收。

眼看时间进入四月份,以往这个时候,南方的早稻都要播种了,现在却迟迟无法进行。

没办法,水稻秧苗很怕冻,白天的温度要控制在22~25度,夜间则要保持在10~15度,还要注意保温。水稻的生长温度界限在13度左右,当温度低于13度时,稻苗就会停止生长。低于0度时就会发生冻害,甚至被冻死。

水稻种植必须是在当天平均气温达到12度以上才行,如果种植期间气温忽高忽低,也会对水稻产生不利影响。

至于耐寒的马铃薯、甜菜、青稞、黑麦、小米等农作物虽然先天条件还算有优势,但也架不住地区气温远低于历史水平。哪怕白天的气温有所回升,可一到了晚间气温下降的更厉害,昼夜温差巨大,使得即便有后续补种的农作物也很难获得好收成。

后续的粮食补给希望渺茫,再加上各大城市逐渐实行粮食配给制,落到每个人头上的口粮都很有限,虽然饿不死,但想吃饱就得自己想办法。

一部分人选择离开城市,回到农村老家,建起温室大棚,靠着家里的几亩田地,勉强还能混个温饱。

但也有很多人留在城里,因为农业大楼的出现,一些单位开始招收具有种植经验的人员,来填补用人缺口。

芸芸众生都在为生存而奔波忙碌着,即便是遇到了从未有过的天灾,大家仍然怀抱希望,积极努力的生活着。

京市这边除了粮食实行配给制,其他的商品仍然是依照市场规律自由流通,但很明显,价格也跟着上涨了不少。

普通人的工资水平虽然也有所上调,但还是很难承受飞速上涨的物价。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无法满足时,社会就会动荡不安。

不过有赖于国家历来的严格管控,各地虽然也出现了一些‘不安分’的人和团体,却都被迅速扑灭。

这些人被抓起来后几乎都送去了矿山挖矿,或者进入工厂做苦力,反正是闲不着的。

京市的治安还是很不错的,不提周围调动的驻军,只说满大街负责巡逻和维护治安的警察和辅警就不在少数。

而且平民百姓通常都很老实安分,不会像国外那样,动不动就觉得不自由,不肯接受政府的管控和约束。普通人除非是真的活不下去了,否则很少会选择走极端。

街市上逐渐恢复了从前的繁华热闹,除了来往的行人每个都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却仍然难以抵抗刺骨的寒风。

重开的门店里很多餐馆都直接倒闭了,留下来的价格也都翻了好几倍。

地下商城的人会更多一些,这边一直有中央空调,可以调节温度,不用担心会被冻着。

徐妍在地下逛了一圈,再回到地上时,也有些不适应上边的温度。

昨天联系到的,之前订货的雪糕厂还有一部分货物卖不出去。没办法,天气实在是太冷了,吃雪糕的人也少了。

徐妍干脆包圆了剩下的商品,让他们按照地址送去一个自己新租的冷库。

接着又去水产市场逛了一圈,这边陆陆续续也有一些水产海鲜运进来,但数量都不是很多。

近海人工养殖的水产之前因为寒潮天气,几乎也都全军覆没了。

远洋捕捞倒是能有一些收获,但随着油价的上涨,成本也肉眼可见的增加了,所以价格也变得更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