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出来喝茶,还得强行把个人要做的事往后推。
孔雯想着自己接下来要干的活,心情带上了一点忧伤:“我还要折腾文学社的招新……”
桑晓晓很果决:“我加,我到时候让同学们都主动加。”
段坤其是古典文学。他们专业和其它专业最可怕的不同点,是他们要背的书格外多。他的老师奉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连背都背不出,怎么能说读了百遍?
他还没借完书单上的书。
段坤其拿过花生,不是因为空闲没事做而剥,主要是想要转移被围观和想到背书的痛苦所产生的不适。他一边剥壳一边问桑晓晓:“你之前说的什么意思?什么叫一起写文章?”
桑晓晓是热衷于看新闻的。
现在报纸上主要的内容就是关于各种新生事物如何如何,谁谁访问了哪里,以及一些社会热点。
报纸上最常见的还有广告。每个编辑部都有专门负责广告的人。他们会搭配上图文,为了这一笔广告费用而大力宣传。
桑晓晓一直带着自己的小包。包里东西不算多,纸笔是必备。她拿出纸笔,这回先问孔雯:“你喝咖啡,哪里的咖啡最好喝?”
孔雯家境好,喝过的咖啡其实也算不上多。
“小点时候喝的都是咖啡茶。”孔雯说着这个,“都是咖啡豆边角料做的,因为加了糖混在一起,味道是不错,价格也便宜。这几年都是在西餐的店里才喝现磨的咖啡。味道浓厚,喝起来也能自己加奶或者加糖。豆子一般巴西进口。”
她喜欢喝甜的时候,就加两勺奶一勺糖。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只加一勺奶。
段坤其在边上哼了一声,意味有很多重。
孔雯拿起段坤剥好的花生吃了一粒:“为什么问这个?”
“国内地大物博,理论上来说想要在同一个环境下种植出同样品质的咖啡豆,完全是可以做到的。当然有些环境下种植出来的咖啡也会有独特的味道。”桑晓晓哪怕不怎么喝咖啡,也听说过一点,“你知道云南也种咖啡么?”
孔雯愣住。
她还真不知道。那些店基本上都不会采用国内的咖啡豆。
桑晓晓知道,后来很多品牌的咖啡豆其实都会去云南进货。她也说着:“咖啡往后会慢慢普及到大众都能喝得起,咖啡豆的成本要下降。空运海运必然不会是优选,从本地采购才是。在一代代优选过后,咖啡豆的品质也会一代代提高。所以……”
孔雯接下去话:“所以如果口味和大众更贴合,说不定能比进口咖啡卖得更好。”和以前的咖啡茶完全不是一个水平。
段坤其听到这些话,一时陷入思考。他在想桑晓晓的目的。
桑晓晓在纸上写了个大概,包括孔雯最爱喝的咖啡产地,以及她所认知里的咖啡产地。她说着:“咖啡和茶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样的。茶叶也有好次之分。因为口感和制作工艺不同,受众也完全不同。高端茶叶讲究泡茶的温度、泡茶的水质、冲泡的时间等等,但大众喝茶只是想要即泡即喝,方便快捷,香气扑鼻,口感清爽且最好能轻微回甘,还能提神。”
这话将人分成了两大类,却把咖啡和茶放在了一起。
孔雯听着觉得话确实是这样,但她还是那个问题:“为什么问这个?”
桑晓晓朝着两人笑起来,娇气的声音里野心勃勃:“开放以来,我们引进资本,现在有了很多合资企业。我们市场就那么大,被合资企业抢占市场之后,本土的企业就会被压缩空间,卖出的产品越来越少,最终恶性循环。要么接受外来资本,要么倒闭关掉。最初因为市场很大,资本的引进是利大于弊的,可时间长后,就很容易弊大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