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坐到马车里时,她下意识地掀开车帘,往外面望了望。
隽王——依旧没有出现。
可能他清楚事态严重,无能为力,准备让她独自面对即将到来的审讯了。
“走吧!”
音宛有气无力地,吩咐了车夫一声。
大理寺公堂上,衙役整齐站立,三位主审官神色端肃。
天晟帝和宣武侯并肩坐在他们旁侧特设的太师椅上,虎视眈眈地观看审案。
公堂里的气氛格外森严、紧张。
音宛今日的心情也格外沉重、无助。
往日来过堂,主审官顾及她隽王妃的身份,惧怕隽王蛮不讲理地袒护,她是没有一点顾虑的。
可今天这情形,大不同了。
他们今天是一定要问出口供来的,为此不会吝惜使用任何刑侦手段。
三位主审官开始轮番提问。
音宛只肯承认:自己那夜到过醉仙楼附近的凶案现场。
她解释称,自己是被到访隽王府的黑影引到那里去的。
可是,她所说的黑影没人看见过,三司都认为——那是她的杜撰,不予采信。
可音宛坚持自己的说法,不肯承认“杀害狄孝良”的罪行。
大理寺卿一拍惊堂木,质问道:
“人证物证俱在,岂容你砌词狡辩!本官与刑部尚书和左都御史大人,已经推演过你行凶的经过,无有丝毫纰漏。你且听来:
“那日你在醉仙楼,为泄私愤,买通伙计狄孝良,将毒棉巾送给太子妃,致使太子妃中毒。
“事后,你怕狄孝良泄露你
买通他一事,就在深夜三更时分,等狄孝良打烊回家时,用毒针将其杀害。”
他盯着堂下的何音宛,质问:
“本官所述,有凭有据,铁证如山!如今陛下在堂,你还敢欺君罔上、矢口抵赖不成?!还不快快招认,免受皮肉之苦!”
音宛心里“通通”直跳。
可她没做的事,也不能招认啊!
招了就是死路一条,而且还背上了杀人害命的黑锅。
音宛向上一拱手,为自己辩解道:
“石大人说铁证如山,可实则——证据并不充分:
“所谓物证的毒针,我曾在京城使用过很多次,不慎掉落是有可能的。若被有心人捡到,嫁祸给我,大人能说没这个可能?!”
她又扫一眼旁边的人证,接着说道:
“所谓人证,也只是见到我在凶案现场出现过,并未目击到我杀人,单凭这样的证词,也不能将我定罪。”
“请隽王妃不要巧舌如簧,矢口抵赖!”
大理寺卿厉声道,
“本官审案多年,有此两样证据,就足以将你定罪了!”
他转头看向另外两位审判官:
“二位大人,你们也都有多年断案经验,此案的证据在你们二位看来——可算得上充分?!”
刑部尚书和左都御史交换了下眼神,不约而同点了点头:
“证据堪称确凿。”
音宛心里那个气呀:这证据算得上确凿?!
可她又忽然悟过来:这里是天晟王朝,不是她之前生活的A世纪。
古代的刑侦手段和
司法制度,都不及现代那样先进完善。
在这三位官员的认知中,她的凶杀证据,可能确实算得上确凿吧。
大理寺卿挑了挑眉毛,唇边流露出一分了然的轻蔑:
“隽王妃,你还是签字画押,认下罪责吧!”
“我没有杀人,是有人陷害我的!我绝不认这没犯下的罪!”
大理寺卿一脸难色,看向旁侧的天晟帝二人。
宣武侯是行伍出身,性情暴躁。他当即质问道:
“这是人命大案,人证、物证俱在,三司都已认定,就因为取不了口供,就无法定案吗?!!倘若嫌犯不是皇亲国戚,只怕三位大人早就大刑伺候了吧?!”
大理寺卿看看他,又求助地看向天晟帝。
天晟帝看一眼音宛,轻轻吐出一口气。威严道:
“昨日朕特意传谕给你们: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即便是朕的亲生儿子,若触犯律法,也得给朕依法论处,以正国法!”
得了这两位的话,大理寺卿也就吃了定心丸,将惊堂木一拍:
“何音宛!再不招认,本官可就要对你用刑了!你可愿招供杀害狄孝良一事?!”
“音宛确未杀害狄孝良,不愿屈招!”
大理寺卿勃然大怒,义正辞严申斥道:
“看来,隽王妃是要顽抗到底了!我天晟王法森严,人命关天,岂容你恣意践踏?!来人,先上拶刑,看她招是不招!”
不多时,衙役取来了刑具。
“啪”地一声,一副沉甸甸的拶子掷在了音
宛前面。
拶子上的绑绳脏污,木棍上还带着斑斑血迹,难闻的腥味儿进入鼻息,音宛禁不住打了个冷战。
“大理寺几百种刑具,专治冥顽不灵之案犯!这是最轻的刑具,可是一旦用上,也保管你皮烂骨断!”
石禄语句里透着得意,
“隽王妃,本管最后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