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志公在父母的疼爱下日益长大,萧士夫妻中年得子,异常欢喜。
萧士饱读诗书,知道这孩子必有来头!因为一般人家不会丢弃儿子,即使丢弃,也不会放到树上鹰巢里去!而且在小志公的襁褓里发现一片金色树叶,不知是谁放进去的,也不认识是什么树叶。先曾丢弃过这片树叶,但树叶自己又回到襁褓里,与志公形影不离,于是好好收藏起来。
萧士夫妻悉心抚养小志公,很快就发现志公天赋大异于常人!
一岁不到就能开口说话,三岁识字,五岁会写文章,而且过目不忘!
萧士喜出望外,越发悉心培养,把自己平生所学倾囊传授,小志公很快成了一个才子!
这天晚上,窗外下着大雪,一家三口坐在屋里吃火锅,其乐融融。
萧杨氏夹了块羊肉放到志公碗里,志公嫌弃地把筷子一放,不吃了!
萧士责怪妻子:“儿子向来不吃肉,你又何必勉强?”
萧杨氏委屈地说:“宝贝正在长身体,谁家孩子不吃肉?”
萧士说:“我家儿子就不吃!你忘了,了尘方丈说过,他将来必是佛门中人。”
萧杨氏说:“方丈就说说而已,我儿子这么有出息,难道你不想给他找个合适的媳妇,传宗接代,光耀门楣?”
萧士说:“我从得了这个儿子后,好多事情都看开了。就算我们儿子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了,百年之后他和我们都不在了,谁还记得?佛经我是越看越喜欢,众生皆苦,哪个活得开心?皇帝怕人篡位,大臣怕人参奏,将军怕出战战死,女人怕遇到负心汉,男人怕养不了家老婆跟人跑了......”
萧杨氏叹了口气,说:“我只是拜观音求子,不想儿子将来当和尚!夫君,明天我们在去同泰寺,拜会了尘方丈,看他怎么说?”
萧士颔首同意,夹了些青菜、蘑菇放到志公碗里,小家伙欢快地吃了起来。
第二天巳时,萧士一家登上鸡笼山,来同泰寺拜见了尘方丈。
同泰寺规模宏大,金碧辉煌,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刹。梁武帝曾先后四次到同泰寺出家为僧,主要建筑有:药师佛塔、大雄宝殿、观音殿、豁蒙楼、景阳楼、香台、胭脂井等。
同泰寺与皇城隔湖遥遥相对,整个寺院依皇家规制而建,规模宏大,金碧辉煌,盛极一时,无愧于“南朝四百八十寺”首刹之誉!由于皇帝的尊祟,同泰寺俨然是南方之佛教中心,天竺高僧菩提达摩从天竺来建康时,就居于此。
梁武帝经常到寺里说法讲经,听众逾万,并曾先后四次到同泰寺舍身为僧,脱下皇帝龙冠蟒袍,穿上僧衣,在寺中过起僧人生活,人称为“皇帝菩萨”。
中国禅宗原始的宗风,其实是达摩的“达摩禅”、傅大士的“维摩禅”、以及志公后来创立的“大乘禅”组成。
一家三口进了同泰寺,小志公欢快异常,在寺里跑个不停,如鱼得水。
萧士对妻子说:“你看,儿子与佛有缘吧?在我们家里,他不大说笑,除了读书有兴趣,别的孩童找他玩耍,他还不爱搭理!你看他进了寺庙,多么开心?”
萧杨氏说:“出家有什么好?不能吃荤,不能结婚,我们养他一场,老了依靠何人?”
萧士叹了口气,说:“我看佛经,悟出一个道理!做人谁不苦?成婚有成婚的烦恼,出家有出家的快乐!你忘了咱们孩子是观音菩萨送来的,必然与佛有缘。而且,佛教提倡孝道,本师释迦摩尼佛也是先完成人道,才去修佛道。佛经记载,一人得道,九祖升天,将来我们沾儿子的光呢!”
说话之间,夫妻二人已经走到方丈室门口,门开着,却空无一人。
忽然身后一声佛号:“南无阿弥陀佛!”二人转身一看,了尘方丈笑容可掬站在身后,旁边还跟着笑嘻嘻的志公。
了尘方丈伸手延客,让进方丈室,亲自泡茶。
茶香袅袅中,萧士问:“方丈,我们夫妻特来请教,志公什么时候能出家?他在家里不吃荤,也不爱和孩童玩,沉默寡言......”
了尘方丈沉吟道:“多蒙二位施主抚养他,每次他来寺里玩,我都和他谈话,他文化进步很快!至于出家一事么,需水到渠成,强求不得。其实傅大士也来过寺里几次,对这孩子颇为关切,他的佛法修为远在我之上,将来若能拜他为师,强过老衲百倍!”
萧士说:“弟子也看佛经,听闻傅大士提倡‘维摩禅’,方丈能指点一二么?”
了尘方丈说:‘维摩禅又称为‘居士禅’,起源于佛陀同时代的一位居士叫维摩诘,又称维摩大士。维摩大士有四大特点:
1、他是在家信众,有妻子儿女,却能指导出家众修行佛法。
2、他资财无量,从政、经商圆融无碍,却智慧圆满,证悟到佛的果位。连被誉为‘法王子’的文殊菩萨也赞叹他,甘拜下风。
3、他辩才无碍,善于随众生根基采用不同语言度化他们,佛陀的十大弟子、诸多菩萨都有与维摩诘居士辩论、甘拜下风的经历。他被誉为古佛‘金粟如来’转世。
4、他的修行方法是‘不二法门’。佛陀亲自将《维摩诘经》命名为《不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