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司司本意并不是着意那三两银子,最大的目的只是给签订学徒协议的农妇一个约束而已,如果学成离开并没人任何成本,那么顾家就成了没有关门的鸡笼,各人都可以自出自如,毫无规矩可言了。
既然这样,还不如先小人后君子,先把丑话说在前头,总比到时候产生什么口舌纷争要好。毕竟大家都生活在一个圈子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莫要因为条约说得不清楚,以后产生什么矛盾的话双方尴尬难堪。
在场大部分人听到这样掏心掏肺的解释,也觉得于情于理,顾司司一家提出的要求也不过分。
而且本来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谁觉得值得,谁想去当这个纺织学徒,谁就可以去报名参加,如果你觉得其中有诈,或者约束条件过分苛刻,你也大可只当看看热闹。
“那……听说你们也会办一个小孩子读书认字的私塾?在你们家做纺织工,孩子们真的能够不花一文钱读书认字?我们手头也不宽裕,而且我问过外面的私塾,那个价钱也不便宜啊……”
“不用担心,这个私塾我们不收任何银钱的,只是为了让那些最后留在我们家工作的人可以安心纺织,无后顾之忧。孩子们也能有个安置的地方,不至于年龄大了还目不识丁,年龄小的只会满村子乱跑。”顾司司马上回答道。
顾司司的回答让有家里有好几个正值学习年龄的孩子的农妇十分满意,她们苦恼多时的孩子们读书认字的问题总算有了一个解决的方案。
她们有些人是真的穷困,除了勉强糊口之外,再也拿不出闲钱来供孩子读书念字了。
有些农户虽然还有几个闲钱,但稍微有名的夫子也不愿意在这样穷乡僻野开班教学,城里的私塾距离城郊也得两个时辰的路途,一来一回就得耗上半天时间。
如果有一个私塾就开在家门口,平日家里熬了汤,还能给孩子送上一碗,别说有多方便了。
“如果大家不嫌弃,我也可以教孩子们读书认字,让他们懂礼守义。”顾显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只见他文质彬彬地走过来,微微一笑,打趣道,“当然,如果大伙儿觉得在下学识浅薄,我们也可以另外延请他人。”
“怎么会?!如果孩子们能有幸得公子教导,已经胜过很多学究了。”众人一听是曾为举人的顾显担任私塾的教导,均是喜出望外。
包吃包喝,有工钱,还帮忙解决孩子们读书认字的问题,这个岗位马上成了抢手货。
加上村民们不知道从哪里听回来顾司司从被人逃单到把货款追回来的过程,感念顾司司也是个信守承诺的人。即使自己已经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还是像没事人一样,也没见她跟谁诉过苦,事后答应给村民的工钱还是一分不少。
村民们见识过借口生意不好做,银钱周转不过来,拖欠村民蔬果禽畜货款的富贵人家,也见识过有些人仗着城郊偏远,路也不好走,村民们难以找到其他客源,把他们的农作物价格死命地往下压的。
顾司司家却不一样,工钱比在土地劳作要优厚,而且说了多少钱就是多少钱,绝不会朝令夕改,随意压价。
重点是,还可以要求每日结算工钱,这对于手停口停,家里没有存粮的贫苦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即使出去京城做工,东主也更希望要熟手的,如果你敢说你什么都不懂,能不能一边做一边学,大概会得到东主的白眼,“我这里招工,又不是学堂,你要学东西你就去学堂学啊!”
即使是熟手技工,东主也只会每月或者每旬结算的,所以相比之下,顾司司家的条件可以说是相当有吸引力了。
而且技多不压身,多学一门手艺,以后也多一份生计。
退一万步说,即使学成之后不在顾司司家工作,用三两银子学一门手艺,真的不算贵了。隔壁村有一个木匠,教会手艺还收二十两的学费呢。
当下就有好几个待字闺中的姑娘和成婚不久还没有孩儿的年轻妇人有意向当这个纺织学徒,沈飞雪把她们邀请到院子里,为她们一一做好登记和说明详细的学习内容,确认她们都清楚明白,不存在歧义后,这才让她们在契约上签了自己的名字。
她们几个没有儿女牵挂,又是有主见的主儿,沈飞雪和她们沟通起来自然事半功倍。当下就留了下来,由顾司司的娘亲带着,到院子里辨认纺织的用具去了。
还有几个妇人虽然心动,但现在自个儿决定不了,跟顾司司打过招呼后,就回家和夫君商量一二。
第一天一共招得六名学徒,每个人都未曾涉及纺织这一领域,但有两个人的针线活还不错,当初做月白棉褥子的时候,这两个人也有份参与其中,所以顾司司已经见识过她们的手艺。
三哥顾荇负责顾家纺织坊的织女纺织质量的监督工作多年,早就把自己多年对缫丝纺织的心得做成了册,装了好几箱子,在离开顾家大宅之时也带了出来。
顾荇做这些笔记本来只是打算给自己备忘,从没想过要借给外人翻阅。
但现在纺织坊开办学徒培训正缺书籍,这些笔记心得恰巧可以派上了大用场,顾荇也不是吝啬的人,当场就打开那几个木箱,表示如果有需要,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