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颖明确目标要登基称帝,朝中大部分的臣子已经表态,阻硬就小多了。国防军中的精锐都是她的人,而西北番军大部分人也多知道皇后而不知先帝,此时更不知小皇帝。
书颖拟在完成今年所有政务后,于腊月封笔之前进行登基的准备。登基大典的事就交给她之前故意提拔的礼部官员、与“龙图阁”有关系的钦天监官员。
只有原来的小皇帝赵熙感觉凄惶无助,教导他的几位帝师安慰他之余,也到栖凤宫外求见,欲劝书颖放弃登基。
书颖不想听那些废话,自古以来阻止女子当皇帝的就是那些陈腔滥调。至于母子之情,她自问没有亏待儿子,她生他、养他、教他,他为此恨她,她又为何必定要为儿子奉献一切?
他一个孩子坐在帝位上,如今也没有她的雄才伟略,他当皇帝于这个国家有什么处?她为这个天下牺牲这么多,做了这么多,却仍然不能以自己的名义问鼎,那还有什么意思?
腊月时,整个南朝境内都传开了,叶太后将要登基称帝的消息几乎传遍所有州府。只有山林偏远的人不知道,对于他们来说谁当皇帝都无所谓。
天下的文人对此事总持保留态度,不过李玄派人在民间极力为她造势。大部分地方官员多半在朝中师长或关系,上头的人都不反对,下面的人自知人微言情,不当这个出头鸟。
江湖上对曾经的“凌云女侠”登基倒多半乐见其成,江湖上成名之辈当年多半见过叶二娘的绝世风采和绝世身手。她在江湖上的口碑素来不错,和许多成名之辈曾有恩情、交情或生意往来。
叶二娘少年时不但美貌无人可及,而且身手好、博学多才,像韦小宝一样出手大方、聪明滑头、嘴巴甜。别说男人难以讨厌她,江湖上的女子也难有讨厌她的。
今天正值朝廷的休息日,书颖一早带着孩子们练了武,又给他们上了基础数学和科学课。虽然他们有数学和格物老师,但是他们肯定没有书颖教得好。
书颖照常上课,但是赵熙心不在焉。下课时,赵然、赵薰都瞧见大哥闷闷不乐,很是担心。
赵然到了书颖身边,问她:“母后,大哥现在不太开心的样子,母后可以把皇位让给大哥吗?”
书颖揉了揉他的头,道:“你一个孩子,不要掺和这些事。还有,你是聪明人,你就算真是为大哥好,你这么说不是有给你大哥上眼药之嫌吗?”
赵然一脸迷茫,书颖叹了口气:“你对你大哥最好是真心的才说这种话,不然母后会对你很失望。”
赵然道:“我对大哥当然是真心的。”
赵然比赵熙小两岁,但懂事以来也知道了他和赵熙的差距,先生、大臣、太监、宫女对他和大哥就有所区别。
还是书颖待他们兄弟没有大的区别,因为他小一些,抱着他疼爱的时候还更多一些,所以他更想博得母亲的宠爱。
书颖招呼孩子们在一起坐一坐,遣退了太监宫女,招了赵熙在身边坐。
赵熙没精打彩的样子,书颖轻轻一笑,问道:“熙儿,你知道为什么有些大臣是支持你坐在帝位上的吗?”
赵熙对母亲感情复杂,这时不敢也不想拒绝交流这个话题,才说:“因为父皇当年遗旨,由我继位。”
书颖又问:“那么现在他们为什么又不支持你了?”
赵熙道:“因为母后说想当皇帝,他们就支持母后了。”
书颖点了点头,又问:“从你得到与失去两件事上分析,你发现了什么吗?”
赵熙倒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这时沉思许久,才说:“以前是父皇说了算,现在母后说了算。”
书颖道:“这是一点。那你知道为什么我们说了算,你当上皇帝也说了不算吗?”
赵熙道:“因为我还没有成年亲政。”
书颖想了想道:“汉献帝当初成年了,算亲政了吧,他说了算吗?”
赵熙是从小被教养刻苦读书,就算没有读完《三国志》等史书,但对这个时期的故事知之甚详。
“他说了不算,曹操说了算。”
“为什么曹操说了算,汉献帝说了不算?”
赵熙道:“因为汉献帝是曹操救的,是他扶立的。曹操携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之下的官员大部分是曹操的人。”
书颖追问:“那为何能做事的人都是曹操的人,汉献帝弄个衣带诏反而事泄让董承等人尽伏诛呢?”
赵熙回道:“曹操耳目众多。”
书颖道:“为何曹操耳目众多,汉献帝当了皇帝,可是却那么无能为力呢?”
赵熙心中虽然不想承认,仍然回答:“曹操是个英雄、枭雄,汉献帝没有什么能力。”
书颖笑道:“为何曹操是英雄,汉献帝没有什么能力呢?”
赵熙道:“每个人的能力、机遇不一样吧。汉献帝缺少做事的魄力,被曹操救后就当了天子,没有去真正做过什么事,或许他也不懂或害怕。”
书颖见他明白,接着道:“我再问你,初唐时李世民和晚唐时的各位皇帝有什么区别吗?”
赵熙道:“李世民是大豪杰,是天可汗,晚唐时宦官、朋党之祸不能禁止,好些皇帝死于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