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不知道还要等多久才能收到总图方案,便拿出电子书,努力去看刚才的小说《跳房子》。这是一本很奇特的书,作者告诉读者是有二种读法的。但他一种读法也没有读进去。是不是看原版才能读得进去?可是昭阳连英语都不过关,就别说西班牙语了。
他努力再看了一千字,还是读不下去,心想,自己还是没有达到那种高度,可以看任何品位的小说。
再次收起电子书。在台面上,抽出建筑规范来看。
其实,他应该多看一点相关专业的书,而不是闲书。闲书,是闲时看的。现在忙到要通宵了,还看什么呢?
忙到要通宵,但现在只在干等。有够讽刺意味的。过去他会这样吗?过去的他,是不是早已经下班去了?
过去的日子,是历史的沉淀。无论你当时是在挖鼻子还是在放屁,这些都是历史,在这些历史时段中到底得过什么,到底失去过什么?
这个时候,昭阳突然想问自己:你到底做过什么?却已在想着得到什么。
有些人一旦陷入思考,就会骤然有苍白感觉,常常让人怀疑时间在停留,停留在旧日无法解答考卷的心情。时间不断地过去,最后交了乱七八糟的答卷。
这个感觉与其说是苍白,不如说是空虚。有一种空虚是这样的:你在考卷前,却无法下笔,而这考卷你是必须答的。
这考卷将会在你的人生道路上决定性的一刻,而你偏偏不会选择、不会解答。离开考场,你徒然感觉的空寂。
也许你在日后的时间里,想起那一刻不知所措的苍白,竟是如此这般可笑。只是,你却很想再去可笑一回,却永不再返。即使你再有考卷,即使你再也答不出,但却不会感觉不知所措,你照样开心离开考场继续生活,继续欢笑。听说,这叫进步。
进步的另一面,却是苍老。
时间不是浪涛,前仆后继,它只有前仆,没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后继。它不是永动的也不是循环的,正如太阳也有一朝燃尽的一刻。然而时间却不会尽,无穷无尽。无穷无尽却不断在你我之间流逝,因为我们是有“极限”的。
在时间的流逝中,只有过程是积极的。就像那水滴,不断地滴,直到那石穿了。水滴在不放弃地滴,这个过程是积极的,这是值得回味的,甚至你听着水击石的声音感受到那一曲悲壮的乐曲:那水滴不断地要冲破石的坚硬而被反击,然后破碎向着四周散去。
现实的生活,与希冀舒适的生活却成了我们永远追求“石穿”那一刻,而“水滴”那一段时间却是不愿回想。
他又想起“男儿志在四方”,“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等等这些要人们行动,走四方的句子。在更为年轻的时候,他认真想过这个问题,甚至还曾有过计划云游四海。不过年轻时的冲撞与激情,现在已经不复存在。
事业没有成,连家事也没有成。无伴侣,无更多的牵挂,理应很潇洒。可是,他不。
愿意功成名就时想起旧事,还是希望还像初出茅庐的激情,不断地犯错、不断地心力交瘁?
时间不断地流逝,你终会老去,你逃避不了,即使你很懒。即使难过会感觉时间漫长,但是,你还是会知道正过去。
有时,他在想如果历史重来,你还是那样做,而不会这样做。问题是,历史永不会重来。
如果历史重来,一定要那样做,而不这样做。于是出现“后悔”二个字。问题还在,无论后悔与否,已然过去。徒然地想着不同的选择与预想的结果,但它不会出现。
时间,只要你接受,而不理会你任何的感想。无论你诅咒也好,感叹也好,它一言不发走过。
对时间思考得再多又能怎么样?要过去的依然要过去,未来要来的,依然会如期到来。
过去,昭阳并不是做着建筑设计,而是室内设计。
昭阳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一份工作持续了接近三年。三年得到什么?在这三年里,他大多情况都是在偷师或者在网上看着教程,学习着软件的使用,跟老板学着设计。唯一学不会的是口才。三年很快过去,三年过去又三年,好像过了很多的三年。好像过去了很多时间。
那三年认识的朋友,在他转行做建筑设计时,渐行渐远了。有好多次,他想再次联络他们,却一直没有去做这件事。为什么他们不联络他?而是他来主持?也许他与他们终究不是一路人,交情淡得比开水还淡。
其实各自有各自的工作,总会因为不在同一个阵线而少了沟通。少了沟通,便少了一份情谊。加上自己又不主动去寻求,所以只能是自己一个人在空想。
甚至连同窗多年的同学,大部分都渐行渐远了。除了有几个住在附近,所以会隔一段时间一起去吃个饭之外。
所以即使他能早点下班,他回到家也只是看着电脑上电影和电视剧。他收藏了不少,就是为了排解那些一个人的生活。甚至在还没有电子书出现之前,他隔一段时间去书店一趟,若有打折的书,他便会购买几本,想着有时间可以阅读。
那些书,大多数也没有阅读,因为就算下班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