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两场突发的病情, 两种应对的态度,最终结果显而易见。
行医会的判员们本就觉得老医馆找来濒死重症一事不公,而后保济堂的叶大夫逆天施针,让奄奄一息的病患病情平稳下来, 高超医术震惊四座, 反观老医馆的大夫, 连扎错针这种事情都做的出来, 可见不仅医术不济,连良心也是崩坏的。
本次‘医斗’的胜出方自然是保济堂, 判员们当场给出答案。
而叶无为的医术不仅仅让医者们震惊,老百姓们也啧啧称奇,毕竟老医馆送来的病患,有几个家里之前都开始准备白事了,没想到保济堂的大夫这么神乎其技,把垂死之人都救活过来,简直是个活神仙啊。
周敬看着围观群众们的反应,就知道叶大佬这坚实的群众基础算是打下了。
保济堂内,老医馆的师兄弟们对结果多有不服,在里面七嘴八舌的争论, 周敬适时入内,李寿在前为他开路。
叶无为见到周敬,赶忙上前拱手:“王爷。”
周敬对他比了个赞,由衷夸道:“医术可以啊!”
叶无为谦虚的笑了笑, 跟在周敬身旁,李寿一声大喝:“都住口, 王爷在此, 谁敢放肆!”
这一声, 让正在争吵的双方都安静下来,能够在泉州地界自称‘王爷’的唯有岭南王一人,众人惊觉周敬身份,纷纷上前行礼。
周敬抬手:“诸位不必多礼。”
“此番‘医斗’过程和结果,本王都看在眼中,不管有些心胸狭窄,欺世盗名之辈如何舌灿莲花的自辩,也无法蒙蔽所有人的双眼。”
“医术好坏可以慢慢学,但人心若是坏了,只怕就是习得上乘岐黄之术,也只会沽名钓誉的害人。”
周敬不懂医术,所以不知道老医馆的这些大夫们究竟是什么水平,其中也许不乏有真会给人治病的,但这些人为一己私利就与人赌咒,用卑鄙的行为欺压同行,试图将一切威胁他们的人都毁掉赶走。
单单这点来看,老医馆就不适合继续经营。
周敬的意思很明确,行医会的判员们也维持原判,而那名被扎错针的患者被家人抬回去之前则扬言不会就这么算了,定要老医馆给他个说法!
在田里安排收割事宜的齐毓,脑中响起一道系统提示音:
【任务4-2:医斗完成。奖励:麦种x1000,鲁工凿x1】
【任务4-3:扬名开启。】
听到这里的齐毓笑了,她正愁稻子秋收以后种什么,麦种就这样送了过来,真是个体贴的好系统。
齐毓撩着衣袖,从田地站起身,看着周围黄灿灿的稻田,只觉得这一年再辛苦都是值得。
转眼深秋,泉州大小几十座山都被金黄的稻穗覆盖,远远望去仿佛成片的金山。
梯田上的耕种有鲁娘子设计的木牛助阵,减少了不少人力,效率也大大提高,在周敬的运筹帷幄之下,现今的木牛产量已达月二十台,为明年另五州的梯田开发和耕种做好准备。
收割就是抢时间,孔大人早早来王府询问要多少支援,齐毓按照梯田的面积大小分派人手,这几日的山涧田野上满是稻谷飞扬。
整个泉州上下一心,军民一体,把秋收搞得有声有色,而最让人振奋的是,粮食越收越多,几千人同时打谷,每天称重的人都得换上好几批,日夜不停的称,日夜不停的记,就这样忙了整整半个月,才初步统计出粮食的产量。
跟齐毓设想的差不多,甚至更好。
有了几百块梯田的加持,泉州一洲的粮食产量竟然比其他五洲加起来还要多得多,而且粮食的质量都属上乘。
孔大人看到数字的时候简直激动的都要哭出来,他们岭南向来是多山多障,像童家村那样平整广袤的上好水田拢共就那么几块,掰着指头就能数得过来。
每年的粮食产量总是垫底,孔大人一直以来都不想为了出政绩,让老百姓多交粮税,甚至有些实在交不出的地方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总得给老百姓留条活路不是。
今年好了,不仅老百姓的口粮不成问题,就连泉州官府的粮仓都能填满,上交国库粮税时也不用再打欠条挨数落了。
今年真是孔大人在泉州十年来最满意的一年,而这一切多亏了热爱农事耕种事业的岭南王妃。
他为自己的鼠目寸光忏悔。
刚开始王妃提出要做梯田的时候,尽管他也觉得想法很好,但最终能不能做成功,孔大人内心是怀疑的。
其他府衙的大人们甚至都不想响应,只有孔大人身在泉州,岭南王夫妇的眼皮子底下,实在拒绝不了,这才配合王妃做了这项工作。
如今好了,其他五洲的大人听说泉州大丰收后,已经多番派人来观摩请教,很显然,对于摆在眼前的事实,那些曾经不信任岭南王妃,觉得她是劳民伤财胡来的人,全都被现实好好的上了一课,岭南王妃用实力把那些对她有怀疑的人彻底打醒。
**
京城,冬。
朝堂之上,百官群情激奋的争辩,为豫州饥荒灾情之事互相推诿,互相指责。
高坐帝台之上的顺宁帝被他们吵得头疼欲裂,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