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简病重这事儿,不奇怪。
他从前金贵惯了。
其实从小到大都是养尊处优的人。
从前祖父祖母在的时候还不知道是怎么骄纵惯着他的。
后来父亲掌了家,对他也是从来都没有苛待过的。
非但没有苛待,甚至可以说是很纵容。
也许父亲并不是有意去纵容什么。
只是常年在外行走,领兵打仗的人,大多数时候都顾不上家里面,这也是情理之中。
可恨的傅简自己。
即便是阿娘在的那会儿,无论是对傅简,还是对高氏,也是百般包容,诸多迁就。
可惜了。
这一对儿夫妻,好比是豺狼虎豹。
他们从来也没心存感激。
反而仗着父亲和阿娘的不追究,变本加厉,得寸进尺。
其实忠勇侯府弄成今天这个样子,他们夫妇两个确实是要承担很大的责任的!
否则即便是颖王当初一意孤行,偏要御驾亲征,谁劝都不好使。
导致父亲和兄长为了救驾战死在金明坡,那最起码也还有阿娘在家中支应门楣。
而至于她,也至少还能在阿娘膝下承欢。
更有甚者,父亲是不纳妾,屋里甚至连个服侍的通房丫头都是没有的。
当年如果不是高氏从中作梗,使了那些卑鄙手段,把她偷偷抱出府,叫她尚在襁褓之中便与父亲和阿娘骨肉分离。
那么阿娘也不会因为这件事情心情不好,以至于最后郁郁而终。
或许在后来的很多年时间里,阿娘还会给她添弟弟妹妹。
尽管父亲和阿兄都不在了,也还是能一家人好好过日子的。
傅简病重,命不久矣,那也是上天的报应,是他自己最心虚不过,才会弄成如今这幅模样。
横竖傅清宁心里有数。
她从来都没有让人苛待过傅简,更是压根儿就没有过那样的想法。
确实也是没必要。
她是手握着傅简的生杀大权。
一旦把傅简和高氏当年做过的那些事情告诉太后知道,哪里还有他活命的机会?
不是她心存仁善,不想赶尽杀绝。
而是有些时候,活着原本就比死了更难受。
对傅简,对高氏,皆是如此。
所以她非但不想要傅简性命,反倒希望他能长长久久的活着,好好的活下去,受尽苦难磋磨。
从人人敬着的忠勇侯府二老爷,到连奴仆都看不上瞧不起的傅简。
这样的心里落差,对于傅简来说,已经足够了。
现在突然来说傅简病重——
秦月如和裴瑾瑜两个人是知道些内情的。
后来几个女孩儿关系渐次好起来,傅清宁从前在侯府受的那些委屈,都不用傅清宁自己开口提,光是霍明珠一个人就能给她全都倒腾出来了。
大家不说,是因为并不觉得傅清宁现在还可怜,也实在没有那个必要去可怜她。
只能说她从前可怜一些。
明明是家中嫡女,还是长房嫡女,却被这样欺压着,叫高氏一个上不了台面的欺负的不成样子。
倘或不是那时候忠勇侯战死,金陵要去人吊唁,如今她还不知道在高氏手底下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高氏那样作威作福的人,死不足惜。
不过今天突然又真的听见有关于凤阳侯府,关于傅清宁二叔的消息,秦月如和裴瑾瑜不知道如何开口。
横竖这是她们插不上话的。
霍明珠那边还是气愤不已。
苏青宵越发低垂着脑袋也不敢说话。
傅清宁拉了霍明珠一把,然后沉声问苏青宵:“是从凤阳快马加鞭进京的?”
苏青宵又颔首说是:“我问过了,说是这事儿怕信中说不清楚,没得再耽误了正经事儿,所以快马加鞭,昼夜赶路,紧着到金陵来,亲自来跟您回禀。”
好一个没得耽误了正事。
留在凤阳侯府当差的都是精挑细选过的。
不是太后的人,就是外祖母和舅母门留下的人。
这些人虽然都不是傅清宁留下的心腹,不过也不敢阳奉阴违。
最起码面儿上都是敬着傅清宁的。
而他们之所以会这样想,是因为根本就不了解她。
大约是觉得她一个小女孩儿家,最该是心胸狭隘,睚眦必报的人。
既然在傅简手上受了那么多的委屈,也吃了那么多的苦头,暗地里磋磨傅简才是正经。
明面上做的再怎么好,终归是难消心头之恨的。
所以底下的那些人揣摩着主子们的心意,又怕她是想把人悄悄地给弄死,又怕会错了意。
本身这事儿去问了外祖母或是问了太后都行的。
太后和外祖母也不是不能替她拿主意做主。
就算是舅母,一句话的事儿,难道时候她还会为了傅简的事情去跟舅母们翻脸吗?
可问题就在于。
太后和外祖母当初都说过。
既然留下他们在忠勇侯府当差,他们的主子就只有她一个人,再不要有别的念想。
故而这家里的事情,也只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