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随着社会的改变和发展,祠堂早就消失了,甚至还发生过大规模的平坟运动。
祠堂被拆改成民居,坟地被移平了之后,改成了耕地。每个地方按照村子为单位划分一块公用的坟地,谁家没了人就直接埋进去,宗族的许多东西仿佛也跟着一起消失了。
现在的七月半,早就没有了以前的隆重,所谓的祭祀仪式,就只剩下了坟前尽孝这一项。
家里人买些纸扎的花、人、衣服,当然还有现代人创先出来的“法拉利”、“大别墅”之类的,到坟前一烧,就算是过了。
至于纸钱,也是种类繁多。有传统的小黄鱼、大元宝,还有冥府银行的纸币,金额也很夸张,从一分到十亿不等。这样子印刷,也不知道那边会不会通货膨胀。
我们那里对于这种印刷的纸币是不认可的,有一种说法是这东西就是给老人玩玩,不能当大钱用,真正能流通的,还得是刀裁的纸钱。
这个所谓能流通的“钱”,就是用老式的黄浆纸,剪成长方形,在对着相间着剪几个豁口,为大钱;在中间剪几个铜钱样式的圆孔,为小钱,叫钱串。
这件事就出在这“钱”上。
那时候我老姨还在菜市场上班,她的一个同事名字叫做王春华,年纪约有三十来岁,孩子还没上学,平时奶奶姥姥的帮忙带着。
春华的爸爸得病死了十多年了,妈妈早已改嫁。
这年时逢七月半,按照之前的习惯,一般都是春华妈准备了纸钱纸衣之类的,春华带着孩子回老家,娘几个一起去坟地给春华爸上坟。今年可巧,春华儿子就在七月半这个档口上,病了。孩子爸他们要回老家上坟去,所以就只能春华妈帮忙照顾孩子,春华一个人准备了东西,给她爸上坟烧纸去了。
春华上午把纸烧了,就回家看了看儿子,回菜市场上班去了。
看见春华来了,我老姨上前和她聊了几句。
“华啊,烧完啦。”
“嗯,烧完了。”
“咋,这么想你爸啊,我瞅你这脸色,咋这么差劲。”
“他?还趁人想?有一点让人想的地方吗?”
“哎呀,也不能这么说,这人都没多少年了,过去就过去了。”
“哎,甭提他了,咱干活吧。”
“得嘞,但是你这脸色可是真的不咋好看,你也注意着点身体。”
“嗯呐,我知道了。”
春华这一天确实是不咋舒服,从上坟回来,就觉得脖子上压着个东西似的,特别沉,脑袋也昏昏沉沉的,干活的时候还出了好几次错误,主管念着今天日子特殊,也没怎么追究她,还让她提前下了会儿班。
回去的路上,春华顺着河边骑着电动车往家走,不知怎么的,电动车的后车带给扎了,真空带里楞别进去了一根钉子,车子一歪,差点向河里栽去,还好春华及时稳住了。
推着去修好了车子,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
“华啊,咋这么晚回来。”那时候通讯刚刚发展,还没有到人手一部手机的时候,春华妈看见春华刚回来,早就等的着急了,赶忙上前问了一下。
“没事啊,妈,就路上不小心把车子扎了,耽误了。”
“哦,那快进来洗洗手,我去端饭。”
春华回了家,看见老妈和孩子,不太好的心情稍微明亮了一些。
春华儿子看见春华回来,并没有像以往那样飞奔到妈妈身边,而是躲到了姥姥的身后,不肯上前靠近春华。
“咋啦,臭小子,一天没见,不认识妈了?”
儿子不仅不过去,看见春华走过来,竟然还大哭起来。
“好啦,好啦,找姥姥来,不哭不哭,”看见孩子哭了,春华妈先抱起了孩子哄着:“你先自己吃了就休息吧,累一天了,孩子我哄着,兴许是病没好利索,今天又玩累了,没啥大事。”
春华今天也实在是累,听了妈妈的话,就照做了。
晚上,春华躺在被子里很快就睡着了。忽然半夜的时候,春华被一阵声音吵醒了。
春华睁开眼睛一瞧,没看见什么,春华伸手去按了开关,想要把灯打开,却发现,灯不亮了,吓得春华一下子坐了起来。
就在这时,春华听见门外有人跑动的声音,春华着急了,赶忙起身,这一屋子,老弱妇孺的,万一真进来人,可怎么办。
春华从床头柜里翻出来了手电,摸到门边,悄悄的打开了门。
春华把门开了一条缝,没看见有什么,慢慢的,春华从门缝里摸了出去,压低身子,关了手电,凭着记忆顺进了厨房,不管是什么东西,先找点能防身的,总是没错的。
春华从厨房摸了把常用的趁手的刀,一出门,正对上两双绿豆粒大的黑眼珠子。
趁着月光,春华看见阳台那里站着两个奇怪的人,这俩人脚虚虚的挨着地,上身是盘扣褂子,下身穿着条半长不长的裤子,用长布带系着。
这俩人面色纸白,唇朱红,两只眼睛没有眼白眼眶,只有两个黑点,就像是用墨点上去的一般。
俩人瞧见了春华,还没等春华喊出声,瞬间就移到了春华身边。春华凭着本能反应,抬手就砍过去,只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