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东岭下了好大一场雪,淹没了千家万户,朱门弄琴赏雪,酒香琴声,歌姬舞女,裙带飘过风雪舞成新年。
镂花朱窗之外,天青色的屋瓦已然被大雪覆盖成一片茫茫,玉甍之下悬挂冰凌,冷冽的风刀割般穿过巷弄回廊,穿过金铺玉户的雕梁画栋,也穿过凋敝贫瘠的深宅旧院,久久环绕。千万里不见鸟影,那段不知何处飘来的荼蘼琴声,也被疏冷的风雪撩拨得落寞。
叶临渊缓缓推开了朱红色的府门,明黄色烛火照得通明的府邸里,达官贵人们依旧在推杯换盏,菜肴还未上齐,酒也未过三巡,他却自顾自地走了出来,看着那场还未落尽的大雪,漫天都是索然翻飞的苍白。
他撑着一柄乾净的纸伞,缓步走出了门。
年年岁岁,新雪的融落浅浅的铺上那段不知冷暖的漫长修行岁月,年复一年,彷佛时光的流逝都只是单调的重复,像是剑坪上画出的剑招,千万遍都是同一模样。
就像这场大雪一样,席卷之後人间便只剩下一种颜色。
年轻的道童看着他撑伞隐没的背影,好奇道:「师父去做什麽呀。」
有人低声解释道:「你师父不喜欢热闹,他想出去走走。」
年轻的道童哦了一声,仰起头看了着天花板上悬挂的绚丽华灯,那些垂下的彩绦微微摆动,舞女腰间的细瓷铃铛伶仃作响,穿过这一方明亮的亭廊,一直淡去在珠帘外的雪中。
身穿道童衣服的孩子稚气问道:「等以後去了山上,我还能经常回家吗?」
「当然可以。」那个中年妇人宠溺地摸了摸少年的脑袋,过了片刻,悠悠叹息道:「只是等小春山成了仙人,还会念着家里吗?」
孩子想也不想说道:「当然啊。家里这麽好。哪里都不如家里。」
孩子看着外面院子里的积雪,如果不是今天府里来了一帮仙风道骨的客人,他现在就正在和丫鬟们堆雪人玩呢。
等自己行了拜师礼,就要正式成为那个人的徒弟了。然後就要去山上了,很久都不能回来。他很舍不得。但是父亲却好像很高兴,和来的客人们喝得大醉。
中年妇人揉了揉孩子的脑袋,将他往怀里搂了一搂,恋恋不舍。
风雪飘摇,寒风刺骨,叶临渊默然行走在霜雪之中,如同雪原上独行的熊,寂寥无声,千里雪行只留下浅浅的两行脚印。
人间不比山上宁静,喧嚣始终是人间的主调。而即使雪再大,也掩盖不了一座老城的疮痍。
叶临渊撑着伞停下了脚步。
前面的一座宅邸,一个七八岁来岁大小的小女孩被从府邸推出来,摔在扫聚起的雪堆里。府门轰然合上,那个小女孩一边用冻得通红的手用力锤着门,一边抬起袖子擦拭着滚滚而下的泪珠。
小女孩敲了很久的门,像是精疲力竭了,她跪坐在门外的雪地里,眼眶通红。一件单薄的布衣如何能笼得住霜雪,小女孩艰难地从雪里站了起来,向着一条巷子缓缓走去。
雪很深了,所以她走的每一步都很慢。
叶临渊叹了一口气,人间百态,喜乐悲愁怨憎会,都是让人放不下的落水石子,涟漪深深浅浅,都是大道之路的坎坷。终於比不上山上清修,心无旁骛,心中唯一执念,便是证道长生。
叶临渊没有因为一个可怜的少女停下脚步,他向着另一条街道缓缓走去。
寻常人家的袅袅炊烟,柱着拐杖满头银发的老妪,穿着新衣裳放爆竹捂着耳朵的孩子,排队领稀薄救济粥的乞丐,寺庙里传来的念经声,每年这个时候,求香拜佛的人总是很多。还有失意不得志的读书人散落在雪地里的文稿,叶临渊随意捡起一张,捏着一角看了一眼:寒暑不知归乡意,两鬓蹉跎似旧题。
叶临渊轻轻摇头。
这时,寺里的钟声敲响了,人群一拥而入。彷佛对於新年所有的寄托和愿景,都升腾在神佛面前青色的烟火间,在寺庙和尚的敲磐声中,人们一股脑的拜了下去,从前往后,黑压压的像是奔涌的浪潮。
烟火袅袅,钟声不绝,地上满是雪化后踩踏的黑泥。
伞面上覆上了一层细细的雪,撑伞的手白皙如雪,虽然未覆手套,但是没有一丝寒意。一柄小伞如何能够抵御风雪呢,只不过他早已寒暑不易,所到之处,风雪自然辟开一条道路。
叶临渊看着这个久违的人间,怅然不知所想。
他一步步地远走在巷子之间,与不同的人擦肩,脚印与路人相叠,再也难以辨认。夜渐渐落下,茫茫白雪铺成一片银亮,有的则被贵门华灯照得富丽堂皇,像是装在箱子中的亮银。
兜兜转转,在某个拐角处,叶临渊又看到了那个女孩,那个女孩蜷缩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稻草铺在她的身上,哭过的眼睛红肿无光,她把腿脚蜷缩起来,用手抱着腿取暖,可这样手臂就露在外面,小手被冻得通红。
每天冬天城里都会死去很多人,寺里的人会用大车装着尸体,推到城门外堆成一堆,没有人给他们收尸,只有徘徊在荒原上饥肠辘辘的野狗,会趁机叼走。
习以为常便成了平常,人之常情便成了无情。
叶临渊忍不住走到小女孩身边,问道:「这麽晚了你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