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发生在很多年后,时间回到1978年。
这一年的春天,沈静芝和她的便宜弟弟沈静岚,双双迈入国内最高学府——帝都大学。
美丽的校园里,姐弟俩的身边,时常会出现一个人的身影——知青程然。
前一年——也就是恢复高考的那年,整个华国,光是知青,就有一千六百万人!
就算很多知青因为各种各样的事由,放弃这次机会,只有三成左右的知青参加高考,也有四五百万人走进高考考场。
除了知青之外,还有历届初高中毕业生、在读的优秀高中生等,纷纷加入高考的行列。
而这一次高考,全国本科、大专加在一起,招生的人数也不过二十七万人。
至于帝都大学这种顶尖学府,招生的人数更是凤毛麟角。
程然能够成功考上帝都大学,从千军万马里面脱颖而出,这自然离不开她自己的刻苦努力。
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来自于沈静芝的鼓励和支持。
要不是沈静芝温言鼓励她,给她信心和希望,她这个只上过一学期高中课程,在农村蹉跎多年的初中毕业生,哪敢做大学梦,哪会在恢复高考的前一年,就开始为高考做准备?
要不是沈静芝鼎力支持她,举家前往燕京后,也不忘给她邮寄燕京才能找到的,划过重点的参考资料,离开校园多年的她哪能把握住高考复习的方向,省时省力还高效的备考?
沈静芝这姑娘,真是个好人哪……程然默默的想。
其实,程然也是个好人。
恢复高考的消息是在10月下旬公布的,正式高考将会在12月上旬举行。
也就是说,普通的考生只有一个多月的备考时间。
除了极少数的考生,绝大多数的考生措手不及,别说珍贵的参考资料,就连最基本的,初高中的课本,他们一时之间也弄不到。
见身边的很多知青都在为备考焦虑不安,一筹莫展,程然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心事重重的程然在床上辗转反侧,几乎一宿没睡。
第二天一大早,程然就紧急联系沈静芝。
她二人通过电话,进行了沟通。
随后,程然就找上了陆卫民——她所在的向阳大队的大队长——说自己想要开办高考辅导班,希望他能准许。
程然和陆卫民的宝贝女儿陆湘湘同在大队卫生室工作,她们俩不仅是同事,还是好友。
那回,陆湘湘被歹人劫持。
尽管她在沈静芝的帮助下,逃过一死,但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沉浸在鬼门关里走了一遭的后怕里,夜里总是被噩梦吓醒,醒来后就用被子蒙住头,瑟瑟发抖到天亮。
程然察觉到陆湘湘的状态很不对劲,便问她这是怎么了。
了解了原因之后,程然主动从知青点搬到陆家,陪陆湘湘一起睡。
一旦发现陆湘湘半夜惊醒,程然便温言抚慰陆湘湘。
程然无微不至的关心,像是一阵暖风,吹散了陆湘湘心里的阴霾。
她不再噩梦连连,又能像以前那样,一觉睡到天亮了。
因为这件事,陆家人都很感激程然。
感激之余,陆家人特意打扫和整理了一间厢房出来,请程然住了进去。
如此一来,陆家人和程然抬头不见低头见,关系不是一般的亲密。
现如今,程然提出要开办高考辅导班,这对有志于高考之路的知青来说,无疑是好事,大好事。
这种好事,陆卫民按道理应该支持一下的。
何况提议的人是与自家关系匪浅的程然,陆卫民不是更应该支持一波么?
但事实上,听了程然的提议,陆卫民没有立刻表态,而是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开办高考辅导班,对一些知青来说,是好事,但对一些本地人来说,未必是好事。
这一两年,与本地人结合的知青抛妻弃子或抛夫弃子,独自回城的现象越来越多。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已婚的知青通过高考,回城上大学,以后他们还会理会乡下的亲人吗?
陆卫民阅历丰富,直觉告诉他,相当一部分的知青鲤鱼跃龙门之后,就会翻脸不认人,舍弃乡下的亲人。
不是他要以最大的恶意去揣度人心,而是很多知青实在很难让人信任。
要知道,很多知青选择与本地人结合,不是出于爱情、家庭等方面原因,而是出于利益——纯粹是想要通过与本地人结合,获得本地人家的支援,改善生活条件。
他们这样的人,一旦站上更高的平台,进而飞黄腾达,还能记得贫寒时,那些曾经给予自己帮助的人?
不说所有的知青都会忘恩负义,但至少相当一部分的知青都会见利忘义,变的无情无义,辜负那些已经成为自己亲人的本地人。
作为本地的大队长,陆卫民自然要维护本地人的利益。
因此,他并不希望知青通过高考,回城上大学。
既然如此,那他自然不希望程然开办什么高考补习班,帮助知青提升高考录取率。
见陆卫民久久不语,程然斟酌片刻,轻声说:“留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