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静芝点了点头,从何慧芳手中接过那条毛巾毯,刚要招呼小猫妖凑过来闻味儿,就在这时,陆家的大门外传来了一阵纷杂的脚步声。
沈静芝循声望去,就见陆卫民领着三个男人进了院子。
尽管那三个男人头上都戴着草帽,被草帽的帽檐遮住了大半张脸,但沈静芝眼尖,她还是第一时间就认出了他们仨的身份——县公安局的公安赵正刚,以及他的两个下属。
沈静芝当即迎上前去,满脸诧异的问道:“赵公安,什么风把你吹过来了?”
按理来说,这个时候,赵正刚和他的下属就应该留在县城,开展维稳工作才是。
可现如今,他们仨却突然出现在了向阳大队,还与陆卫民同行,这着实令人费解。
冷不丁的看到沈静芝,赵正刚也很诧异,他没有立即回答沈静芝的问题,而是反问道:“咦,你怎么会在这儿?”
沈静芝曾经间接救下好些个被拐的孩子,其中一个孩子的父母感念沈静芝的救子之恩,心心念念着要报答沈静芝。
为了更好的报答沈静芝,他们夫妇曾经托人打听过沈静芝的底细。
当时,他们夫妇托的不是别人,正是赵正刚。
是以,赵正刚很清楚沈静芝的底细,知道她自幼就随着她妈戴燕华,来到位于向阳大队的戴家生活。
在某种程度上,向阳大队就是沈静芝的故乡。
但,沈静芝不是与戴家人断绝关系,早已搬离向阳大队了么?
既然如此,沈静芝现在怎么会出现在向阳大队呢?
赵正刚一时间想不明白缘由,又困惑又好奇。
沈静芝略一沉吟,便将这两天发生的事情娓娓道来。
当然了,沈静芝不可能将所有的事情和盘托出,她所说的话必然是有所保留的。
事实上,沈静芝所说,九分真一分假。
不过,尽管沈静芝的话里掺了假,但她说谎的功力深厚,听起来就跟真的一样。
闻言,赵正刚沉吟道:“这么说来,还真被你说中了,三天前出没的持刀歹人,还真就是那个范海东。”
沈静芝心中一动,抱着些许的期待,问道:“赵公安,今天你们来到向阳大队,是为了调查范海东吗?”
如果是的话,那可就太好了!
原因很简单,倘若赵正刚一行是为了范海东而来,那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借助他们一行人的力量,搜寻范海东等人的下落了。
然而,赵正刚的回答相当令人迷惑——他先是点了点头,迟疑了一下,又摇了摇头。
朋友,你这又是点头又是摇头的,到底是几个意思啊?
沈静芝一头雾水的看着赵正刚。
赵正刚沉默良久之后,似乎下了什么决心:“走,咱们进屋说!”
说实话,赵正刚原本并不打算将他们此行的真正来意告知沈静芝。
直到方才,听沈静芝娓娓道来事情的始末,赵正刚很惊讶的发现,沈静芝的推理能力相当不错,居然有意无意的说中了部分真相,这才改变了主意,决定将他们此行的真正来意透露给沈静芝,以便借助沈静芝的推理能力,实现自己的目的。
很奇怪,不是吗?
按理来说,推理能力乃是公安的基本素养,赵正刚这位参加工作多年的老公安,他的推理能力应当不差。
既然如此,赵正刚自行推理不就得了,为何还要试图借助沈静芝的推理能力呢?
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这个嘛,其实是有缘故的。
在过去的十年里,南江省的公检法数次“关门歇业”,包括公安在内,公检法系统的公职人员绝大多数都有被下放农村的经历。
尽管说,近几年大环境逐渐好转,人们的生活渐渐回到正轨,不少公职人员陆陆续续的回城了。
奈何经历着这么一番折腾,大部分公职人员元气大伤,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很难回到原来的状态,业务能力断崖式下跌,自然而然的,连最基本的推理能力都很难具备。
赵正刚很有自知之明,他自知能力有限,发现沈静芝的推理能力相当不错,自然生出了借智借力的念头。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不是事先了解过沈静芝的为人,深知她人品出众,即便她能力再突出,赵正刚也不可能将他们此行的真正来意告诉她,毕竟这涉及到不足为外人道的秘辛。
陆卫民因故陪同赵正刚一行前来向阳大队,尽管他们此行的真正来意,赵正刚没有告诉陆卫民,陆卫民也没有多问,并不是很清楚,但这一路走来,陆卫民隐约猜出了几分,知道这里面多半涉及到公安机关的机密。
正因如此,进了堂屋之后,不等赵正刚吩咐,陆卫民就识趣的领着何慧芳等人去了其他房间,将空间留给了陆卫民一行三人和沈静芝。
闲杂人等回避之后,赵正刚当即一五一十的道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话说,前天上午,县公安局奉上级指示,调集全部警力,前往翟家抓人。
由于翟家的问题实在是太严重,县公安局接到的命令是,要将翟家所有人,包括他家的司机、保姆等工作人员在内,一个不落,统统抓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