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一日的发酵传播,以及张楚峰等有心人通过雇人散播消息、添油加醋等多种方式推波助澜下,朱平安那则八十倭寇袭扰应天的紧急军情成了应天时下最热门的十大笑料之一,相当于上了应天的头条。
朱平安的名字也随之出了圈,成了应天时下的“风云”人物之一,被不少百姓所知,当然,朱平安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不是什么好形象,都是反面教材,甚至被人们冠上了“当世赵括”、“赵括二世”的损名。
“三千联军昨日就集结剿倭去了,今天应该就有消息传来了。”
“什么消息啊,应该说是捷报,三千人剿灭八十的倭寇,那还不手到擒来啊!这一有消息传来,肯定就是联军全歼倭寇的捷报。”
“这捷报一来,那什么当世赵括叫什么来着,哦,对,对,就是朱平安。他还不得臊的把脸塞裤裆里啊,倭寇都被全歼了,还怎么来袭扰咱们应天啊。哈哈哈,真是要闹鬼吗?!那也不可能,咱应天也算是半个天子脚下,镇压一切魑魅魍魉妖魔鬼怪。”
“赵括若是泉下有知,定然欣慰不已,经此一事,日后再被人举例的时候,他就不孤单了,或许当世赵括的名气比他赵括还要大也说不定。”
“唉,真不知道他是怎么考上状元的,这一届恩科成色的成色不行啊。”
......
朱平安当初在靖南办了那么多案子,做了那么多事情,名声也没有传多远,除了靖南当地百姓以及一些台州府百姓知道外,可没有多少人知道,在数百里外的应天,更是鲜为人知。没想到,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通过这则被添油加醋的紧急军情笑料,朱平安倒是被不少应天百姓知道了。这还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报......”
一骑背插小旗的兵士一边高喊着,一边快马加鞭向应天北门而来。
应天守兵验过兵士正身,打开城门。
“报......”背插小旗的兵士打马进去应天城,一路快马加鞭向兵部衙门而去。
沿途百姓看到后,顿时兴奋了起来,一个个交头接耳的谈论了起来。
“看到没,那是塘兵,十之八九传来的是就是关于上虞那伙倭寇的战报。昨天就听说芜湖都御史褒善褒大人跟建阳卫指挥缪印缪大人等给倭寇挖了一个坑,建阳卫指挥缪大人不惜名节,故意战败引诱倭寇进了包围圈,与芜湖都御史褒大人前后夹击倭寇。按时间看,这塘兵报的战报就得是这场围歼战。”
“呵呵,不用塘兵报,我也知道这次围歼战的结果,倭寇尽数被歼灭!”
“哈哈哈,英雄所见略同啊,我也这般认为。”
人们兴奋的谈论了起来,皆是自信满满,很快话题便被人引到了朱平安身上。
“哈哈哈,今日塘兵报捷,倭寇被围歼,那昨天‘当世赵括’的紧急军情彻底成了笑话了。”
“好想看看朱大人收到这则塘报是什么表情,定然面红耳赤、精彩非常。”
......
在人们谈笑声中,塘兵快马加鞭到了兵部,将塘报消息传入了兵部。
“啊?!!什么?!这怎么可能,结果怎么会这样?!”
兵部右侍郎史鹏飞收到塘报后,看了眼塘报内容,顿时惊讶的张大了嘴巴。
“你确定没有报错?!”
兵部右侍郎史鹏飞翻来覆去将塘报看了两遍,然后皱眉看向塘兵,沉声发问道。
“大人,千真万确。”塘兵信誓旦旦道,“此塘报中途未曾离过小人分毫。”
“下去吧,我去禀告尚书大人。”
史鹏飞心情烦躁的摆了摆手,拿着塘报出了房门,快步向张经的值房而去。
“张大人,富贵镇战报已到。”史鹏飞进了值房,手持塘报向张经汇报道。
“哦,结果如何?”张经正在处理公务,忙于批阅公文,头也不抬的问道。
“回大人,大败......”史鹏飞低声道。
张经听后,依然头也不抬的继续批阅公文,轻轻点了点头,嗯了一声,点评了一句道,“嗯,不出所料,三千人合围倭寇,理应大败倭寇......”
史鹏飞闻言,禁不住咳嗽了一声,一脸苦涩道,“咳咳,大人,不是大败倭寇,而是被倭寇大败。”
“啊?!”
正在批阅公文的张经破功了,失态的啊了一声,手中的笔也唰一下子划拉了一道,划出了一道长长的墨迹,一脸难以置信的抬头看向史鹏飞。
“你说什么,芜湖都御史和建阳卫等联军为倭寇大败?!三千人前后夹击八十余倭寇,不仅不能取胜,还被倭寇所败?!而且还是大败?!”
张经拉下了脸,眉头皱成了一团乱麻,盯着兵部右侍郎史鹏飞沉声道。
“塘报确实如此记载,大人请看。”史鹏飞重重的叹了一口气,双手将塘报递给张经。
张经皱着眉接过塘报,低头仔细看了起来,看到一半便气的将塘报重重的摔在桌上,一脸生气的骂了一句,“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塘报大体内容为:建阳卫缪印等将倭寇诱入富贵镇,与芜湖都御史褒善麾下千户曾忌统兵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