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妍清跪下接旨谢恩,这场豪赌,沈妍清最终还是赢了。不入白马寺,进宫陪伴幽闭的林皇后。
让黄公公带给陛下的东西,并非只是一封信。
而是小篮子琼花,并且是一篮子枯萎的琼花,这封信就放在其中。
小时候,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妍清听过林皇后讲述过他与陛下相识的过程,这是一段明媚的邂逅。
沈妍清当时年纪还小,懵懵懂懂,虽然不懂情爱,但她可以看出皇后姨母再讲这段过往的时候,嘴角是带着笑,眼里溢出了光,那时候的陛下也会陪姨母打闹,为姨母梳妆,即使在冰冷的皇家,沈妍清也确定姨母和陛下不只是先帝赐婚的政治婚姻,他们之间是有夫妻之情的。所以沈妍清才敢让黄公公带信,赌陛下心中除了朝堂,政治,还有妻儿。
那段过往,沈妍清也记不清楚,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那时候陛下还只是个王爷,林皇后还是名动京城的世家小姐,两人只闻其名却并不相识。
在闺阁之中的林皇后,性格活泼,是个爱热闹的性子,不愿自锁深闺,带着家仆在长安游乐也是常事,宣威候府是武将之家,没有那么多规矩,老侯爷又是十分疼爱这个女儿,便由着她去了。
一次在外出游,林语嫣与丫鬟走散了,不过她也并不慌张,长安的大街小巷她很熟悉,更何况自己也会点拳脚,自己一人游乐,没有丫头仆人的跟随,倒也别有一番洒脱。
她自已一人走走停停,看着春光,看着林立的商铺,流水的行人,在街角一个骨瘦如柴的卖琼花小姑娘吸引了她的目光,小女孩瘦弱的可怜,脚上的一双草鞋早已烂了,露出的脚指头都还流着血,在这繁华的长安街道,显得格格不入。
林语嫣不忍心上前要买小姑娘的琼花,在接过琼花之后却找不到钱袋子,林语嫣这才想起银钱都在丫鬟身上,面对小女孩满怀希冀的眼睛,林语嫣十分窘迫。在她准备拔下头上的金钗时。
陛下出现了,付了小女孩一贯铜板“你这金钗太过贵重,她一个小姑娘即使拿着,也会被人盯上,留不住的”。
说完把一篮琼花递过去,表示琼花赠与林语嫣。林大小姐不肯白白接受别人的馈赠,便与陛下约定,明日同一时辰,她在此地以琼花糕点回赠。
这便是两人初次见面的故事。
后来陛下有没有去赴约,沈妍清并不知道,这段相识的后半段也不得而知。但是在宫里小住的那几年,陛下待姨母还是与其他妃嫔不同的。他们私下的时候更像是民间的夫妻。
妍清,送上一篮子枯萎的琼花,就是赌陛下对林皇后还是一点情分。
信中沈妍清肯请陛下,顾念夫妻情分,不要让林皇后想这琼花一样,枯死宫中。如今林皇后独自幽禁,妍清愿意入宫陪伴左右。
沈妍清自小常在林皇后身边,没有血缘关系,却是亲如母女,如今林皇后幽闭宫中,与两位皇子不得相见,林家又被流放,林皇后必然是郁郁寡欢,长久如此怕是于身体不利,有个孩子陪伴也是好的。
只是如今林皇后受林家牵连,沈妍清也算是官眷,官眷入宫为女官没有先例,为不牵连沈家,也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妍清愿意脱离沈家,从此生死与沈家无干。
宣读完圣旨,读旨的内官将明黄的布卷交给沈老太爷,并不轻不重的交代道:“陛下的意思是,让五小姐即刻入宫,如今五小姐脱离了沈家,生死祸福也就与沈家再无干系,沈家也不要太为难她一个孤女,让她快快入宫当值吧”。
沈世忠接过圣旨,擦擦冷汗“这是自然,必不敢耽误时辰”。
那宣旨的内官看了一眼华兰姑姑拎着的小包袱,沈家要将两人赶出去的事一目了然,冷哼一声,不在多言,便离开了沈府。
这道旨意也让沈家人大惊,有人欢喜,有人忧虑。沈家那几个小姐去自然是高兴,沈妍清被清出族谱,以后连官家小姐也不算了,一个没有家世的人,构不成威胁,看着她从高处跌落心中很是痛快。
沈老太爷接完旨,心情复杂,一来是松了口气,沈妍清脱离沈家,沈家这便是完全与林家脱离牵连了。另一方面,沈妍清刚刚十岁,如此年幼,便有此等的胆量和气魄,沈老太爷有些隐隐的不安。
将来的沈家可会为舍弃这样一个孩子而后悔。
而且今天看圣上的意思,中宫并未完全失去圣心,只是如今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切都成了定局。
妍清没有理会沈家人复杂的情绪,面对着沈家老太爷。老夫人安氏利落的跪下,郑重的嗑了三个头。父亲虽然是庶出,不受重视,也是沈家血脉,如今脱离沈家,3个叩头,也算了断了所谓的祖孙情分。
脱离沈家,让沈家在林家这场风波中彻底脱身,算是自己还了沈家最后的恩情了,只是以后自己就是一个没有家族没有姓氏的人了。
“沈老大人,沈老夫人多多保重”,叩拜完毕,沈妍清不在理会沈府众人。
行李在要去寺庙时已经收拾好了,如今就算要去宫里也没什么需要再回听风轩。沈妍清协同华兰姑姑,拎着早已收拾好的小包袱,在沈府众人的注视下,头也不回的走出了沈家的大门。